第A12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4月1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道义工袁松才

袁松才在查阅史料

石弄堂景观

袁松才与凉亭

飞来石凳

    袁松才是个闲不住的人,喜欢爬山锻炼的他怎么也想不到,退休生活会跟一条千年古道结下深深的缘分。

    放着乡野村居的清闲日子不过,倔强的他带着柴刀、锄头和铁锹,开始了“愚公移山”式的古道修复工作。先是一个人的战斗,一天天的披荆斩棘、一米米的艰难推进,他的默默付出慢慢感动了周边人,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用6年时间修复了15公里古道,随后沿路建了10余座休闲凉亭。曾经荒芜湮没的古道重焕新生,成为远近闻名的健身步道,并入选“宁波十大文化古道”。

    4月中旬的一天,春光灿烂,位于江北、镇海、慈溪三地交界的桃花岭古道上游人络绎不绝,笑语欢声。在踏青的人流中,一位着装简朴、腰系竹篓的精干老汉不时伏下身去,将路上的断枝、碎石清理干净,还用手机将沿路设施的破损处拍摄下来。他就是今年74岁的袁松才,古道忠实的守护者。

    千年古道“复活”记

    “这是望海尖,那边就是东海!”

    在桃花岭古道最高处——望海尖,袁松才轻巧地攀上岩石,迎着山风,极目远望,指向远方的海天一线。

    满目苍翠,古道悠悠。袁松才健步如飞,比年轻人还显灵巧。他一边巡山,一边沿途向记者介绍古道风物。

    翠微亭、三界亭、桃花岭战斗纪念碑、孔雀长廊、桃源亭、望海亭……古道沿路的建筑、花木,基本都是由袁松才经手操办,有的是他自掏腰包,有的为捐助者代建,有村民开玩笑说,“老袁一半的退休金都投到古道里了。”

    回忆当初开路时的艰辛历程,他记忆犹新。“我从小在桃花岭下长大。记忆中的桃花岭古道,曾经人来人往,探亲访友,贸易往来,非常热闹。”袁松才说,桃花岭总长约650米,山顶连接镇海区、慈溪市和江北区三地,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2200多年前徐福东渡时。

    2009年,从市里一家不锈钢厂退休的袁松才回到金沙村安度晚年。闲来无事时,他喜欢上山锻炼、挖笋。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隐约看见一条被荒草湮没的青石条古道,儿时的记忆猛然间被激活了。

    “古道荒废太可惜,我当时就下了决心要修复古道。”袁松才告诉记者,当时他已经63岁,不过身体还算硬朗,于是说干就干。

    带刺的蔓藤层叠漫路,疯长的竹子盘根错节,一些路段崩塌损毁。袁松才挥动柴刀,挥汗如雨,衣服被刺刮破,手上出血,身体上的累还可忍受,但最让他无奈的却是孤独。喜欢读三国故事的袁松才说,他感觉自己就像千里走单骑的关云长,很有点悲壮、苍凉。当村民投以质疑的目光,说他“是不是疯了”时,他偏不退缩,“以前愚公连山都移了,我就不信连条古道都修不好?”

    春夏秋冬,袁松才的汗水没有白流,一年时间他一个人硬生生修整出一条650米长的古道,为此他砍坏了多少把柴刀,磨烂了多少双鞋,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同村的麻松涛、叶国平、沈国仲三位老人被他的坚持所感动,也加入到修路的队伍。随后的几年里,村里、企业家、公益人士也纷纷加入进来,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众人拾柴火焰高。

    “复活”的古道不断延伸,成为周边市民的健身打卡地,附近的农家乐也蓬勃兴起。随后几年,袁松才又联合各方力量陆续新建了一些木制凉亭、文旅石牌、公厕,让古道更具人性化,更规范,方便驴友们游玩。

    挖掘美景背后的故事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在巡山过程中,袁松才不时招呼记者观赏深山桃花、石弄堂景观等,老人的豁达、乐观感染着记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这句话,袁松才有深刻的体会。作为宁波北山游步道的一部分,桃花岭古道厚重悠久,还有红色旅游的基因,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只要有外地客人来桃花岭古道参观,袁松才都会热心地去担任义务讲解员。他对古道了如指掌,一些历史掌故也烂熟于胸,说起来滔滔不绝。

    修复古道时,他经常翻阅历史资料,希望能寻访挖掘一些优质的旅游观赏点。“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地方。”袁松才略显神秘地告诉记者。据一位籍贯金沙村的知名人士回忆,金沙村之所以叫“金沙”,与山中可能有金沙有关,可惜时间久远,袁松才翻山越岭多次,尚未找到矿脉所在。

    大山深处,峻秀风景不少。在一处名为“石弄堂”的景点,记者看到,巨大的岩石从中劈开,形成宽约3米、鬼斧神工的石弄堂奇景,由于光线折射的关系,弄堂里霞光乍现,煞是好看。附近还有一处“飞来石凳”,一块巨石凌空而立,如神仙宝座,俯眺苍莽群山。望海尖日出,据说也蔚为壮观,曾有来自中国台湾的游客感叹:望海尖日出可以媲美台湾阿里山的“祝山观日”。

    “如果能把这些美景串联起来,讲好故事,提升知名度,古道就更好了。”袁松才笑着说道。

    乐此不疲做公益

    袁松才的家在金沙村老街上,是一间普普通通的两层楼农村小院,装修、家居都显陈旧,客厅正面挂着一幅“积善成德”的书法作品。

    10多年来,热心肠的袁松才帮助过的失学儿童、患病群众等达十余人。2015年,因为古道义举他迎来了高光时刻——入选“中国好人榜”。今年2月,为抗击新冠疫情,他又向宁波慈善总会捐赠8000元。

    在采访中,袁松才多次向记者表示,他文化程度不高,但从小就仰慕三国里那些讲情重义的英雄好汉,做人讲公德心,义字为头。

    “我和老伴的退休工资不高但够用,子女家庭也幸福,我们很感恩社会,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善事”,袁松才说,古道成了大家的健身路,也带动了小山村的好日子,他心里非常开心。

    古道通了,亭子建了,按理说袁松才可以轻松一些了。但实际上,他反而更忙了:游客一多,部分随手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也增多了;地处风口的亭子被风吹倒了,一些柱子也烂掉了,需要维修、更换;摩托车骑行者登山时易对古道造成伤害……这些都需要袁松才操心。5年前身体硬朗时,他还时常挑着木头、水桶上山,如今重体力活吃不消了,但巡山、维护工作还是停不下来,他希望能有更多的青年志愿者参与到古道的维护中来。

    在采访行将结束时,他跟记者约好,下次再去走走红色革命足迹,“古道里的故事还多着呢。”

    记者  周晖 文/摄 通讯员 张落雁  杨芝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