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读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4月30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数据发布

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明显回升

    昨日,宁波市统计局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数据。

    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呈下降态势,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2463.8亿元,下降7.0%,是开展季度核算以来的最大降幅。

    但是,随着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步伐加快,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宁波经济展现了强劲的韧性,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明显回升,经济运行加快恢复到正常轨道。

    一季度经济受产业结构影响较大

    初步核算,宁波市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2463.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去年同期下降7.0%。我市经济受疫情影响更大,主要原因在于产业结构性差异。

    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市工业下拉影响大,服务业稳定作用相对不足。具体来看,我市工业占比优势明显,服务业占比相对较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较为薄弱。2019年我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3.1%,分别比全国、全省高11.1和6.5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不到50%,为49.1%,其中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只有1.2%。

    从工业内部结构看,两大重点行业下滑明显、影响较大。一季度,受产业链受阻以及需求下降、国际油价暴跌等因素影响,我市规上工业中占比居前的汽车制造业、石油加工业增加值分别下降18.8%和14.1%,合计拉低规上工业增加值4.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1.8%;规下工业增加值下降9.7%,规上、规下工业合计拉低GDP增速约4.7个百分点,是一季度全市经济最大下拉因素。

    经济运行展现出较强的韧性

    新冠疫情对我市一季度经济带来较大冲击和影响,但种种迹象表明,这种冲击和影响是阶段性的。3月份以来,我市复工复产步伐明显加快,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全市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

    数据显示,3月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5%,考虑到去年3月因增值税税率调整,当月增速达到全年最高的15.2%,单从3月份来看,规上工业产出水平已基本恢复到了去年同期水平。

    具体来看,服务业3月当月限上商品销售额增长1.1%;3月末,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2.0%和14.9%,其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28.2%;一季度宁波港域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下降9.0%和9.1%,较1-2月分别收窄1.1个和2.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6.1%,较1-2月收窄5.5个百分点。

    投资方面,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下降6.4%,降幅比1-2月收窄5.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0%,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0.1%,增速比1-2月提高3.9个百分点。

    消费方面,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3.8%,降幅比1-2月收窄2.3个百分点。

    而在外贸方面,随着稳外贸政策效应和赶单效应的显现,3月外贸出现阶段性逆转,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10.4%、5.0%和20.0%。

    部分新兴产业逆势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宁波市高技术制造业、文化制造业、生物制药增加值分别增长2.1%、1.3%和0.4%。其中3月当月,高技术制造业、文化制造业分别增长20.1%和36.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6.6%,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

    另外,宁波市新型零售业态逆势上涨,且涨幅持续扩大,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同比增长16.8%,涨幅比1-2月扩大5.6个百分点,与全社会零售额整体大幅下降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同时,与线上消费相关联的行业也保持较快增长。以速递为主的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25.8%,较1-2月提高13.7个百分点;外卖服务营业收入占比达九成的居民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9亿元,增长14.0%。线上教育也抓住契机,开展线上课程的部分民办教育企业营业收入均实现正增长。

    总的来看,这次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短期的,并没有改变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全市上下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惠企帮扶力度大,应对疫情催生并推动了一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为未来发展增加了潜力。

    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国外疫情加速蔓延,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我们既要充分估计困难和风险,切实增强紧迫感,也要看到面临的机遇,用更紧更细更实的工作迎难而上、危中抢机,全力稳住经济基本面。”记者 史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