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文体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5月05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时之味 天然欢喜》再现四季美食与本土风物

登上当当文化新书榜排名14位

宁波女作家陈峰又出新作

    江南之畔,东海之滨的宁波一年四季是什么味道?是“才下舌尖,却上心间”的眷恋;是山间风儿擦肩的馨香,是阳光披肩的安逸;是时间流淌的过往还是人情温暖的感觉。或者说,这些都是阿拉宁波的味道。

    近日,中国作协会员、宁波作家陈峰所写的《四时之味 天然欢喜》正式出版,文中以第一人称的笔触,以散文再现宁波四季美食与记忆中的风土人情。书籍在当当网上线销售,迅速登上文化新书榜排名14位,并引起众多读者的反响。

    记者专访了陈峰,她说,书中美食里的宁波风俗与人情是有温度的,希望这些文字能给读者留下一段专属的悠悠念想。

    立夏的味道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临近立夏,采访的话题也从这个节气说开去。在陈峰的记忆中,立夏节气有好多美食,如吃田螺,民间流传一个说法:吃了田螺,眼睛会大而明亮。还要吃莙荙菜,相传两宋年间,康王赵构路过陈峰的家乡,慌乱间将一片菜园里的农作物踏得面目全非。没想到第二日,这些蔬菜竟然又亭亭玉立。民间就取“君踏菜”的谐音取名为“莙荙菜”。立夏当天,家里面还会煮上一锅倭豆饭,所谓倭豆就是宁波人对蚕豆的称呼。把蚕豆与糯米饭一起焖,再放上几片咸肉,不一会,满屋子都是蒸饭的香气,久久不会散去。

    “立夏那天最重要的娱乐活动就是拄蛋了,学校每个学生的脖子上都挂着一个蛋套,里面放着心爱的各种蛋,和同学们用手中的蛋一较高下,是一件快乐而值得期待的事。另外,宁波人过立夏还要给小孩子称体重,不是用如今的电子秤,而是在屋梁上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把凳子,孩子们轮流坐到凳子上,一面称重,老人们一面要说着吉祥话。至于给小女孩穿耳洞,男孩子们开始换上凉鞋,不允许上山,类似的小规矩还有许多。”陈峰说,立夏是个重要的节气,被称为“立夏节”。

    在陈峰的记忆里,立夏之际不仅人们有许多吃食,连耕田的牛都能喝上一碗蛋“忽”酒,喝完甜酒后,牛脾气也没了,一派人与动物和谐的景象。

    从春天讲到冬季

    《四时之味 天然欢喜》以四季四时进行描写,全书分春之娇嫩、夏之清凉、秋之风韵、冬之欢愉4个篇章共38篇,有遍地草籽,马兰花开;夏至杨梅,白糖揾粽;秋风螃蟹,南方嘉鱼;六谷米胖,拜岁裹包等。语言清新脱俗,文风如一。

    开篇的《遍地草籽》的第一句写道:惊蛰还没到,雷电迫不及待吼开了嗓子。之后带出谚语“雷响惊蛰前,七七四十九不见天” “草籽种三年,坏田变好田”,这些谚语像是旧时相识,在这里相遇。文中,作者陈峰不仅写出了草籽可以当蔬菜也可以当饲料的特性,还围绕着草籽回忆儿时与玩伴们一起捉鱼、放风筝的往事,弥漫着烂漫的天真气。

    全书的最后一篇,陈峰写了关于宁波汤圆的故事。汤圆是什么,是一种放在冰箱里,包裹在塑料包装里的速食产品?绝非如此!在陈峰的笔下,小时候的汤圆是吃不够的。母亲会“差遣”哥哥提前买来糯米,在水里浸泡多日,泡软后再沥干。再由父亲带着,去村里的米厂磨粉,看着眼前的糯米变成雪白的糯米浆,装满了各式各样的桶。经过打磨的粉有一个专门称呼“汤果粉”。到了冬至夜,在母亲的教导下,子女们像模像样地裹着汤圆。一碗碗汤圆被端上桌,咬一口,白是白,黑是黑,香、滑、甜、鲜、糯,可谓人间美味。

    陈峰说,现在回过头去想一下,自己就是找寻素材并不停地写,最终被出版社所看中,水到渠成顺利出版。“起初不知道如何开始,就以自己的村庄为据点,把宁波的美食和记忆中的风土人情在作品中呈现出来。我也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仿佛身上有责任一样。一个个故事、一段段记忆川流不息地在笔下流淌,至今未曾干涸。写作的过程是如此让人快乐,我的心里装满童真,里面的人物也满身童真。”陈峰说道。

    记者 朱立奇

    新闻链接

    陈峰 ,中国作协会员,散文散见于《清明》《海燕》《山东文学》《文学港》《散文百家》《当代人》等刊物,多次被《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转载,散文作品入选《2019中国年度精短散文》。著有散文集《峰回路转》。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