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全国防灾减灾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5月1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的这些自然灾害你知道吗?

▲北仑三山大闸毫米波雷达。 通讯员供图

    预警篇

    从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到灾害性天气出现我们能争取多长时间?

    可能在很多人的感受中,像电影《后天》那样的灾难离生活很远。

    事实上,雷电大风、暴雨洪涝、冰雹、台风……这些频繁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糟糕天气,若预防不当,也极有可能酿成损失惨重的灾害。

    那么,从气象部门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到灾害性天气出现,我们能争取到多长的时间呢?

    即将到来的梅汛期,很可能有暴雨洪涝和内涝

    眼下,我们已经进入汛期。汛期降水具有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特点,主要集中在梅汛期和台汛期,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梅雨季”和“台风季”。由于梅汛期和台汛期降水相对集中,不排除局部地区出现洪涝的可能性。

    梅汛期预计会在6月中旬拉开大幕,持续至7月上旬,梅汛期会有阶段性降雨集中期,出现局部暴雨洪涝和内涝的可能性较大。

    至于台汛期,其间预计会有3-5个台风明显影响我市,而且可能会有以“强度强”“危害大”“预报难度大”出名的秋台风出现。

    整个汛期期间,除了梅汛期和台汛期,持续的晴热少雨以及由此可能出现的干旱同样具有灾害性天气的“属性”。

    台风登陆前变化多端,局部地区需要实时预报

    进入汛期后,雷电、暴雨、台风即将轮番登场。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雷电预警、暴雨预警、台风预警能提早多长时间做出预报。

    事实上,在4月我市出现的几次雷雨大风天气过程中,很多人在看到气象部门发布的雷电黄色预警、暴雨黄色预警后,常常会追问一句“雨什么时候开始下”。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段晶晶说,雷电属于系统性天气过程,一般提前24小时可以做出判断。雷电预警可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类。其中,黄色预警时效是6小时内可能有较强雷电活动,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时效为2小时内,一般提前量不会太久。

    至于每年夏秋季最让大家犯怵的台风,段晶晶说,台风带来的降水强弱与台风路径、强度和云系结构等都有关系,一般根据这些条件就可判断台风未来对本地有没有影响,大概有多大影响。

    “但是当台风靠近陆地时,由于下垫面发生变化,路径和强度都会有明显变化。尤其是登陆前24小时,路径误差50公里左右,强度误差更大,给局部地区的预报带来很大难度。”

    “因此,在台风登陆前24小时,气象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加密会商,实时预报带来的可能影响。”

    准确、及时的预警发布,背后是“大数据”和“黑科技”的支撑

    准确、及时的预警发布,离不开“大数据”和“黑科技”的支持。

    宁波气象网络与装备保障中心的杨豪说,目前宁波全市已布设了316个气象自动观测站,平均站间距从2012年的6.34公里缩短到5.57公里。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市的气象观测站仅有9个。”

    据《浙江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规定》,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被分为14类。在宁波,预警次数较多的,除了雷电、大风、暴雨、台风外,还有出乎很多人意料的大雾。

    从市气象台的统计来看,我市平均每年发布的大雾预警在10次左右。大雾,尤其是海雾的出现,会给宁波舟山港的航道通行和港口作业带来严重影响。

    2014年,气象部门尝试将毫米波气象雷达用于港区的海雾探测;第二年,两部毫米波气象雷达正式“上岗”。

    毫米波气象雷达主要用于测量航道15公里范围内大雾、低云等气象目标的回波强度等数据,生成含水量和能见度信息,获取海雾的分布结构,实现实时预测和预警。

    2017年,气象部门试验性部署激光能见度雷达用于港区水平能见度探测;2019年,又在港区增加部署两部激光能见度雷达。

    激光能见度雷达是通过激光在大气中传播被大气中各种成分吸收和散射的光学特性,获取航道10公里扇形范围内能见度变化信息。

    “这两种气象观测设备也是目前宁波投入使用的较为先进的气象观测设备。”杨豪说,及时、准确地获取港区航线的雾情,使港口调度指挥系统工作更为及时有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虞南

    保险篇

    提升城市灾害管理水平打造保险创新“宁波样本”

    宁波向海而生,免不了风雨侵袭。去年8月,“利奇马”台风在浙江温岭登陆,给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面对灾情,宁波运用“市场化行为”和“社会化力量”防控转移风险,开展台风防灾减灾工作,打造了保险创新提升城市灾害管理水平的“宁波样本”。

    而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巨灾保险的城市,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宁波同样是运用保险创新,提升了宁波的灾害管理能力。

    以防为主,防治并重

    “保险+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2016年,宁波获批成立全国首个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一系列保险创新项目在宁波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中得到应用。试验区成立近4年来,宁波创新险种突破100项。

    去年,面对来势凶猛的“利奇马”,巨灾保险、普通国省公路营运期巨灾保险、大中型水库防洪超蓄救助保险、政策性小微企业财产保险等17个险种在抗台救灾中各显其能,张起了一张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护网”,在大灾面前,对宁波城市治理构成了有力保障。

    保险公司在“利奇马”台风登陆3天内基本完成所有6万户受灾居民的查勘和4.3万户的定损工作,199个村(社区)进入公示理赔期,不仅使灾害救助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居民损失得到了有效补偿,而且促进了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公共救助体系的建立。

    在用保险来补齐社会治理短板的同时,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的“保险+服务”理念也深入人心。

    保险创新提升宁波灾害管理能力

    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巨灾保险的城市,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宁波于2月12日出台的“保八条”意见中,明确提出:适当扩展公共巨灾保险责任范围,对于我市参与疫情防控的医务人员、志愿服务者、基层干部及其他一线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治工作期间因感染新冠肺炎或发生其他意外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列入公共巨灾保险见义勇为增补抚恤,赔付金额最高20万元/人。

    该保障服务是专门针对我市一线防疫人员额外新增的特别约定,在宁波市公共巨灾保险的原有保障上扩展责任,进一步加大了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

    据了解,5年来,巨灾保险已累计向21万户居民家庭支付赔款超1.2亿元,大大提高了城市灾害防范的“韧性”。巨灾保险通过多年的创新实践,宁波形成了政府、基层组织、保险机构等多方协作的救灾工作网络。

    宁波成立全国首个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以来,逐渐打破了灾害损失救助主要依靠政府的“惯性思维”,促进了灾害损失主要由政府承担向全社会共同分担转变。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有了保险的参与,可以有效减轻经济社会的震荡和波动,缓解政府在灾害救助中的压力,降低风险和损失。记者 徐文燕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