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科大华美医院负压隔离病房护理团队部分人员。 |
|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陈明君。 |
|
宁波市第一医院护士周拓。 |
有人这样描绘护士:一身雪白的衣装,穿出了圣洁和美丽;一份救死扶伤的使命,扬起了温暖与爱心。 新冠肺炎疫情伊始,全市成千上万的护士迅速投入到抗疫战斗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人奔赴武汉抗疫一线,有人则守护着自己的美好家园。每位战士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闪耀着属于自己的光芒。今天是护士节,记者选取了几个值得珍藏的抗疫经历与大家分享,他们勇往直前的模样,彰显了宁波这座城市像大海一样宽阔的精神。 这个护理团队收治了 我市近七成确诊患者 作为我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定点收治医院,国科大华美医院累计收治了全市近七成确诊患者。此次表彰大会上,国科大华美医院负压隔离病房护理团队获得了“宁波市抗击疫情优秀护理团队”称号。 “舍我其谁?”1月19日,在赶往隔离病区的路上,主管护师王泓权闪过这样的念头。疫情期间,王泓权连续1个多月没回家。从确定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那一刻起,他和科室的同事们日夜奋战,在两天之内就将普通病房改造成隔离病房,并在大年廿九收治了第一位确诊患者。 在隔离病房工作两星期之后, 王泓权突然接到来自舟山小岛的电话:“你的外婆走了。”电话里沉默许久后,这个通宵奋战也没有喊过一声累、叫过一句苦的汉子,却忽然哽咽了。原来这已是3天前的事了,母亲知道他值守一线,过了3天才告诉他。“我多想赶回去,但现在只能祈祷她在另一个世界没有病痛。”说完,擦干泪水,他又走向了病房。 “从正月初一到初七,我终日忙碌地穿梭在病房之间。”90后男护士米航连续第二年退掉回家的车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在病房里。他在日记里写道:“不透气的防护服包裹着我,汗水浸透了我的衣衫,已经不知道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多少遍,护目镜上的水雾遮住了我的视线,多层手套挡住了我的触感,操作变得更困难。” 国科大华美医院重症肝科护士长叶静芬在疫情爆发之初就向医院主动请缨,要求进入抗疫最前线。2月2日,她受命成为一个隔离病房的护士长。 碰到认知障碍的老夫妇、全家都隔离治疗的患者、拒绝治疗的患者,叶静芬第一个上前去反复倾听、照护、抚慰。作为病区的大管家,叶静芬关注大家的身心状况,每次看到小伙伴中途有胸闷、恶心不适出来的,看着他们脸上的一道道印痕,不善言辞的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快喝口水、快去洗澡”。 正是所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国科大华美医院隔离病房在累计收治了108位确诊患者后,交出了一份“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的硬核答卷。 两次落泪: 为同事担心,被患者感动 2月9日,在武汉,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陈明君被任命为宁波市援汉医疗二队的总护士长。 她临危受命,在这支刚刚组建不到24小时、来自全市100名护士组成的护理队伍中,选出6名组长,完成排班,确定班次和人数,既要保证救治需要的护理人力,又要兼顾队员的休息,排班还得科学合理。非常时期的挑战,陈明君快速且高效地完成了任务。 第一天收治病人的情形,让她真正体会到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救护车鸣笛声彻夜响起,陈明君所在E3-2病区的48张病床,48小时内全部收满。 在援汉期间,陈明君哭过两次。 “护士长你不要进舱,我来采样。”护理组长对她说。咽拭子采样是一个高风险操作,采样者的感染风险相应增加。医疗队的医护们都没有采样经验,到底谁去,她犹豫过。 危难之中,总需要一份承担,陈明君决定自己先进病区采样,然后相对固定人员集中采样,减少风险,节约防护用品。之后,每次采样几位护理组长就会主动要求。看着眼前年轻的姑娘们,她终于忍不住流泪。 第二次,是因为病人的依赖。一位84岁的老人全家都被感染,可老人无法接受现实,不配合治疗。一天,陈明君看到老人正在吃饭,微微颤抖的手拿不稳勺子。于是,她接过勺子一口一口地喂,一小碗饭喂了半小时。 这半小时的陪伴,让老人感受到了亲人般的关怀。趁老人心情好转,她在纸上写道:“核酸已经有一次呈阴性了,再呈现一次阴性,就可以回家了。我是共产党员,不会骗人的。”老人马上配合地躺下,拉住陈明君的手。看到老人不舍的眼神,陈明君再一次落泪。 春暖花开日,英雄凯旋时。3月31日,宁波市援汉医疗队完成驰援任务回到宁波。奋战52天,陈明君和同事们创下了收治患者173人、治愈出院158人、治愈率91.3%的佳绩,还收治并治愈了光谷院区年龄最大的94岁重症患者。 就算用生命交换 也要守住患者 “武汉挺住,我来了!”1月25日,宁波市第一医院护士周拓和12位同行一起,作为浙江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星夜兼程,转了两趟火车,直奔疫情核心区,到达武汉已是凌晨时分。当时,武汉已经进入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刻。 接连几天,死神接二连三地夺走了患者的生命。记得那是一位52岁男性患者,因为病情恶化,需要转院。在转院前他在纸上写下“我的遗体捐国家”,那几个歪歪扭扭的字狠狠刺痛着在场所有人的心。 周拓明白,这是患者强忍痛苦拼尽全力写下来的遗愿。后来,那位患者还是走了。就是这位患者让周拓在心里埋下了一个信念:就算用生命交换,也要守住患者。此后,无论工作有多艰苦,患者情况有多复杂,他都以最大的努力去争取。因为他知道,每一分每一秒的努力,都可能挽回一个鲜活的生命。 周拓是医院培养多年的专科护士,有着丰富的ICU护理工作经验。他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工作期间,出了名的勤快,病区里的难活、重活他抢着干,技术和反应速度更不在话下。尽管ICU护理一班只有4小时,但周拓没有一次准时下班过。交完班,还留在病区里,哪里需要帮忙第一时间冲上去。 休息时间,从最初反复练习穿脱防护装备,到后来仔细研究每一个临床病例,把援汉的每分每秒都利用起来。他还动手把宿舍进行了简单“改造”,划分了生活区和外出区,减少感染风险。 在汉连续工作57天,周拓所在的团队累计管理床位111张,收治患者293人,其中重症156人、危重症65人,累计治愈出院252人,为我省援鄂医疗队中时间最长、工作量最大、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最多且出院人数最多的队伍,荣获了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先进集体”称号。 记者 陆麒雯 孙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