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今日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5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仅受本地吃货欢迎 在全国都有不少“粉丝”

“宁海白”枇杷摘采正当时

农田小气候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宁海气象局的工作人员维护小气候站的设备。

    “宁海白”枇杷正值采摘旺季,记者15日前往宁海采访。

    车行至宁海县一市镇,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枇杷树。一颗颗挂在枝头,“藏在深闺待人识”的,就是“宁海白”枇杷。

    皮薄易剥,汁多味爽,酸甜适中,肉质细腻……这么多“优点”使得“宁海白”枇杷不仅在宁波,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少“粉丝”。

    差不多从5月13日开始,今年枇杷采摘季的“大幕”缓缓拉开。

    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从5月15日下午开始,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闪电、雷雨、冰雹、大风齐上阵的“大戏”。

    当人们被大风、暴雨“杀”个措手不及,宁海当地种植户们早已想好应对之策。早在七天前,他们就已经收到气象部门发来的信息:5月15日到5月18日,会多阵雨或雷雨天气。

    枇杷本身很娇贵,不容易保存,轻微碰撞、堆积摆放都可能导致它“卖相”变差,甚至无人问津。考虑到下雨可能对运输造成的“减速”,采摘时会留取长一些的果蒂,确保采摘后果实仍有足够的营养供给。

    不过,根据宁海县白枇杷经纪人协会会长陈刚满的经验,枇杷在采摘季最“怕”的还不是下雨,“而是一天大雨,一天暴晒,对枇杷来说才是毁灭性的。”

    “如果说,传统种植是‘靠天吃饭’,那么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正在逐渐扭转‘靠’的被动,变成‘看天吃饭’。”陈刚满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宁海县枇杷种植面积近1.5万亩,年产值近1亿元,是该县农业支柱产业。而宁海县气象局为“宁海白”枇杷增产增收提供的精细化服务,仅仅是全市气象服务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宁波市气象局了解到,多要素农田小气候站,在全市范围内已经建成12座,主要用于监测农田小尺度气候状况。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周溥佳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