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5月1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的古越语地名

    徐春伟 胡洁琼

    地名是当地居民给居留地及地理实体取的名称,外来者也往往名从主人,照以称呼。即使原住民因故迁走或改换语言,地名也往往长久保留下来。上古时期,宁波属于古越人的栖息地,因而不少地名带着明显的古代民族语言烙印。吴越地区在吴国越国时代就已产生的地名正表现了古越语(属侗台语族)的特色, 但是由于汉代以来, 人们对这些地名往往囿于汉字, 望文生义, 妄加解释。近几年,以郑张尚芳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对古越语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通过亲属语言比较了解到它们的本义。有意思的是,过去认为发语辞或无义词头的“余”、“句”等字音,经研究却都有实义,而且是中心词(古越语中心词在前)。这些地名,有部分就在古老的四明大地上,故将涉甬部分撷取如下。

    

    余姚

    秦时置余姚县(一说汉建,此处余本做餘,下同),属会稽郡,是中国最古老的县名之一。

    余姚得名,说法不一:一、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余姚”(《风土记》);二、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以奉禹记,姚乃其属邑,故云余姚(《越绝书》);三、《山海经》郭璞注,句余山在会稽余姚县南,句章县北,故此二县因此为名云;四、“考余姚帝舜所生之地,故其江曰姚江,南有句余山、合山水之名为余姚”(黄宗羲《孟子师说·舜生诸冯章》和《四明山志》);五、明代《郡县释名》说,县隶会稽,在余姚山之西,以河东有姚姓,故曰余姚。

    上述说法,上古帝王的传说不论,可见余姚地名来源多与姚姓有关,这里的“余”就是汉字“地”的意思。余杭《太平寰宇记》说是“夏禹东去,舍舟航登陆于此,乃名余杭”,则是搁置舟航之地。这个表示“地”意思的“余”放在地名之首,正是侗台语的习惯,壮族地区至今有很多带“那”(na)字头的地名。“余”上古为鱼部以母字,上古音*la→ja(*表示音变,即早先为la,后来变为ja)。今侗水语称地或田近于此音。仡佬语la“地”,侗语ja“田”。

    又《越绝书·外传记地传》:“朱余者, 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日余。”这里的“余”不是“地”的意思,而是“盐”的意思。“朱余”意为盐的主管者,而词序为“主·盐”, 正符合侗台语序。这个盐虽跟“余暨” 等地名中的“余”同用一汉字来译, 但意义不同。因为如果这些地名中的“余”是盐的意思,照盐官为“朱余” 之例,“余” 字应后置,而“余姚” 等地名则是前置的,两者不同,故而不宜采取此解。

    句章、句余和甬句东

    句(音“勾”)章是宁波的古县名,始建于前473年,为越王勾践灭吴称霸后所建,治所位于今江北区慈城镇城山渡村和王家坝村一带。秦代置句章县,隶属于会稽郡。东晋隆安四年(400),孙恩军攻破句章城。隋开皇九年(589),鄞、鄮、句章三县合并为句章县。唐武德四年(621)析句章为姚州和鄞州,句章之名遂废。

    “句”本有三等一等不同读法,后世为区别,一等又转注变写为“勾”。宁波的“句章路”保留此读法。金文句吴常作“攻敔、工□(虍魚)、工吴”(此处因无法显示用括号内代替),是“句”音与“吴”声母连读合音为“工”字,即* koo+ng(a)→koong。

    可见这类“句”都应读如一等“勾”音* koo。此字与泰文“氏族、宗族、群”的kɔɔ相当(kɔɔ为另有草木丛义,族群义当来于彼)。《方言》十三“吴大也”。吴自认太伯之后,是大宗,故名;或者因虞国南支而称。总之“句”是宗族氏族之义,不是虚的词头。

    阚骃《十三州志》: “句践之地,南至句余,其后并吴,因大城句余,章伯功以示子孙故曰句章。”“章伯功”即“彰明霸功”。句践胜后封其一有功宗支于此,号之为有光彩的“彰明之族”也是可能的。其命名格式还是中心词在前,修饰成分在后,合于古越语语法。

    句余山,参见上文,在余姚县南,句章县北,由于靠海,则可能表“盐之氏族”的山。

    甬句东,常被简写为甬东。《国语》版为“甬句东”,“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夫妇三百,唯王所安,以没王年”;《左传》记为“甬东”,“请使吴王居甬东”。“句”字是中心词,不应省略。此词词序应该是“甬+句.东”,地名意思是甬地东面的氏族。

    句余山、甬句东今址何处,现都有争议。

    会稽

    原为山名,古代先后为郡县名。宁波历史上曾经是会稽郡领地。

    会稽县是绍兴地区历史上的一个旧县名。始设于南朝陈永定年间,得名于南部的会稽山,当时由于会稽郡附郭县山阴县人口众多,于是将其分为西部的山阴县和东部的会稽县,形成两县附郭的情景。1912年,北洋政府废除府制,同时将山阴县与会稽县合并为绍兴县。

    1914年5月,北洋政府又以清末宁绍台道区域置会稽道,成为道名。治所在鄞县县城(今海曙城区)。全道辖鄞县、慈溪、奉化、镇海、象山、南田、定海、绍兴、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县、新昌、临海、黄岩、天台、仙居、宁海、温岭等20县。

    《越绝书·记地传》说禹“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为会稽。”说会稽是从大禹会计来的,当然是附会,禹来越会计的传说虽很通行并非史实,并且为什么不就叫会计而写成会稽? 《史记·封禅书》索隐引《吴越春秋》说茅山亦曰苗山,可见茅、苗亦无定写。看来茅山原应作“矛山”,即“会稽”的译意;“会稽”则是越语的译音,因为“勾践维甲令”解读已说明“稽”古越语是“矛枪”的意思。

    《水经注·渐江水》: “又有会稽之山古防山也亦谓之为茅山。……秦始皇登稽山,刻石记功”,“昔越王为吴所败,以五千余众栖于稽山”。称“会稽之山”与“稽山”,而不称“会稽山”,说明“会稽”=“稽山”,“会”本有山义。按“会”字《广韵》有黄外,古外二切,古外切注: “会稽,山名。”规定该音专用于“会稽”,此字古音*koods,相当泰文khood“阜,岭”或khɔɔdhvh hh“峰”。普通话中“会”读khuai,声母也变kh了(为了书写简便,汉语拼音方案k写成g,kh写成k);宁波话读kuei,仍旧是k。那么,“会稽”即相当于泰文khood- crii“矛山”了。

    《越绝书》在《吴地传》《记地传》皆记“度会夷”,会夷为会稽又称。“会夷”两字古音*koods一li,li正对crii的ri,或*klii的*lii,原语本相近。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