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声音 本报讯(记者 房伟)我国现已基本实现“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适龄儿童“人人有学上”,当前教育发展的努力方向之一则是要让“人人上好学”,促进受教育者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充分发展。5月27日,全国人大代表、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建议,积极推动教育多元统一发展,追求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教育公平。 张咏梅说,当前一些教育政策措施过分强调统一而忽视多元需求,从而造成在消除某种失衡的同时制造了新的失衡,比如每次减负都逃不了“越减越重”,另一些政策措施则在重塑教育格局的同时,压制了一些业已形成的积极因素而维护了一些消极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张咏梅建议,教育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要更稳妥务实且具备连续性,政策措施出台要慎重、周全,避免走极端、一刀切,基于地广人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国情,更宜通过 “一省一策” “一地(市、县)一策”来推进其有效实施。 “发展是破解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张咏梅说,建议加快推进优质教育的覆盖面,鼓励现有优质名校通过办分校、扶持薄弱学校、输出或代培优秀管理干部和优秀学科老师等,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让更多学校成为人民满意的学校。 张咏梅还建议,要继续大力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办学、特色化发展,加大地市级层面的统筹力度和赋予高中更大的办学自主权,以办出更多有内涵、有特色的优质高中,以及继续扶持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以充分满足不同个体的多样教育需求。 张咏梅建议,追求教育公平均衡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部分“少数人”——高水平紧缺人才、各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根据自然分布规律,某一方面具有特殊天赋、才能卓异的个体在同龄人中比例约为2%,其成长发展更依赖于早期培养和特殊培养,中小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是开发其优势潜能的关键时期,要在制定培养方案、畅通成长发展通道、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完善质量评估机制等方面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