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6月06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律动之美

——读《音乐迷醉指南》

    无  端

    澳大利亚著名音乐家、乐队指挥克里斯托弗·劳伦斯,写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叫《音乐迷醉指南》。他在书中开宗明义地说道:音乐作为一种独特且神奇的艺术形式,本身就具有非凡的魅惑力量——“音乐能深入我们的头脑,搅乱思绪与情感”,而“自人类首次有节奏地敲打石块,吹抚竹管,拨弄卡在木框上的羊毛线以来,聆听音乐就不仅仅意味着只是对理性的挑战了”。

    所以说,音乐统御人类情感的性能不该受到忽视。那种律动是美的,而这份美又和人的性情紧密相连。从这个角度出发,讲解西方古典音乐精髓的《音乐迷醉指南》一书,按照情绪类型,分成了“爱”、“情欲”、“放纵与偏执”、“胜利”、“快乐”、“希望”、“安宁”等篇章。就像法国著名音乐家卡米尔·圣桑所说:“没有什么比谈论音乐更难。”所以此书在介绍音乐知识,讲述音乐家生平轶事的同时,更强调那些其实和凡俗的我们一样曾在尘世中奔波受苦的大师们萌发灵感、创出杰作的情感根源。

    书的第一章节的名称为“爱”。作者首先引用了埃克托尔·柏辽兹的那句名言:“爱无法让我们知晓音乐,音乐却能让我们知晓爱情。”柏辽兹此话并非无中生有的感慨,而是在有了切身感触后,作出的论断。当柏辽兹还是一个穷学生的时候,他爱上了饰演莎翁名剧《罗密欧和朱丽叶》中朱丽叶一角的女演员哈里特·史密森。然后这个年轻人就像当年汉光武帝刘秀说“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那样,说出了“我会和那个女人结婚,并根据这戏剧写出我最好的交响曲”这样的话。这两件事,后来柏辽兹的确都做到了。只是那艺术家的个性,令他很快移情别恋。柏辽兹内心无法自控的情感,既催生了音乐杰作,也使其身心俱疲。在柏辽兹最后写就的舞曲《夏夜》中:旅人要求被带去一个爱情能永久不灭的地方,然而船夫的回答却是:“没有这样的地方。”

    看“放纵和偏执”一章,读者会相当自然地认同古希腊哲人柏拉图的一个观点:“若过度沉迷,音乐就不能振奋人心,却反而会萎靡了精神。”用我们中国人的智慧阐释,即是“过犹不及”的道理。不少音乐家的人生悲剧,就和他们事业达到巅峰状态后的过度放纵有关。“克制”是一种美德,可惜艺术家大多情怀疏狂,很难做到严格自制。像尼克罗·帕格尼尼,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天才小提琴家。无奈他既沉迷于音乐,也在女人和赌博上花费了大量精力,从而被彻底摧毁了健康。还有烟瘾极大的普西尼,成天吞云吐雾,被诊断出喉癌,终于在一次接受放疗时去世,徒然而悲怆地留下了他未完成的惊世之作——《图兰朵》。

    “胜利”一章,彰显了很多音乐家在艺术上所获得的辉煌。譬如在今天,瓦格纳的名字响彻寰宇。他在写出名作《尼伯龙根的指环》之前,曾豪迈地预言:“一旦完成,它(指《尼伯龙根的指环》一剧)就会是最伟大的作品。”但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我们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瓦格纳的胜利,却很少记得他也曾深陷贫困的泥淖,债台高筑,携妻逃离。为了还债,甚至还去债主的牢里做过一段时间的工。不过,瓦格纳的内心太强大了,加上他对自己的音乐才华也有十二分的信心,这样的人,再怎么时运不济,都能坚持住。所以,他胜利了。另一位终获声名的人物是意大利的朱塞佩·威尔第。当年他以一个外省青年的身份,初到米兰音乐学院面试时,考官们可是一致同意将他刷下去的。刷下去的理由为:“是个外国人”,“年龄太大”,“弹钢琴的姿势也不对”。求学失败后,威尔第又遭遇了妻子和两个孩子相继去世的厄运。好在,这位未来的作曲家并不气馁。到歌剧《纳布科》问世,威尔第瞬间名声大噪。然后又陆续写出了《弄臣》、《茶花女》、《阿依达》、《奥泰罗》等作品……可见繁花如锦的成功背后,都深藏着一份鲜为人知的苦涩。

    《音乐迷醉指南》用人类共通的情感作为标识,为读者指出:渗透于旋律中的喜怒哀乐,才是成就世界名曲的奥秘之一。如果听众曾像那些伟大音乐家一样,真诚体验生活中丝丝缕缕的变化的话,那么我们起码可以沉醉在那些动人的作品中,感悟这个世界上最为美妙的律动。

    (《音乐迷醉指南》 南海出版公司2020年1月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