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小记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6月06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劳动最光荣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201班

杨晨钰(证号2021177)

整洁一个班 清爽一整天

鄞州区华泰小学教育集团东校区301班

李沁蒙(证号2022280) 指导老师 闻留写

    生活中的间隔

    海曙区鄞江镇中心小学203班

    毛梓丞(证号2021584)

    指导老师 刘海珍

    周末天气非常好,爸爸带我去附近走了走。

    我们路过一条很漂亮的路,两旁种了很多树。我突然发现,树木好整齐呀!而且每两棵树之间都种了三棵一模一样的杜鹃花,好漂亮!

    老爸问我,你能快速告诉我这里有几棵杜鹃花吗?这还不简单,我一、二、三地数了起来……老爸摇了摇头说,数数是最基本的,但你要数到啥时候呢?这时候我想到了老师上课教过的,我先把大树棵树数出来,从我站的地方开始,到前面一个路口,刚好十棵树,这样的话,就有九个位置来种杜鹃花,每个位置是三棵,那么,这里一共是27棵杜鹃花。路有两边,那么一共是27+27=54棵杜鹃花!老爸听了,开心地说:“对的,十棵树,但是可以种杜鹃花的间隔是九个!”

    我们回到家已经是中午十一点了。我刚进门就听见钟在敲,一下,两下,三下,我认真地听了一下,一共敲了十一下!我一本正经地告诉老爸:“老爸,钟敲了十一下,但是,和树一样,中间的间隔是十个!”老爸满意地点了点头。

    离别

    慈溪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107班

    励恩馨(证号2022606)

    舅舅要回去了,离别时我有点伤心,因为舅舅要回加拿大了,要好长时间才能回来一趟。

    我非常喜欢舅舅,舅舅也非常喜爱我。临走时,舅舅抱了抱我,微笑地嘱咐我:“馨宝宝要热爱学习,等下次再见时把学到的知识告诉舅舅哦。”舅舅和我们大家挥手告别,我依依不舍地目送舅舅的汽车远去,心里默默地记着舅舅对我的嘱咐。

    距离产生美

    宁波杭州湾新区世纪城实验小学602班

    尹雅萱(证号2022082)

    指导老师 闻敏

    我们终于重返春色如许的校园,重回熟悉的教室,重见心心念念的老师与同学,重新开启校园生活。

    清早来到校门口,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景象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了安全,学校实行了各年级错峰、错时、分门的方式。校门口贴了一行一行的黄线,中间隔了一米远,每一列线之间还隔着栅栏。同学们顺着黄线井然有序地走着。校门口,老师们拿着额温枪,“滴”一声,快速测量了体温。同学们嘴角绽放着微笑,让沉寂多时的校园变得生机勃勃、元气满满了。

    走进教室,同学们把作业放到门口的桌子上,做到“零接触”预防感染。上课了,老师们为我们带来知识的盛宴,同学们一双双眼睛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午餐时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以一米距离排队,带上自己的湿巾和餐具移步食堂,经过手部清洁后安静进食。放学同样采用错峰、错时、分门的方法陆续离开校园。

    这个春天,来之不易,所有的经历,都是收获。在这段重要的时间里,让我们一起努力,距离产生美。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回到正常的生活当中。未来,我们再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一定会更显从容,更加自信。

    画笔,伴我一路走来

    慈溪实验中学二(5)班

    陈一诺(证号2022767)

    指导老师 谢昭莉

    老旧的石膏头像摆在深色的衬布上,留下了岁月斑驳的痕迹。它的嘴角微微上扬,凝视着前方,头脑中深邃而深刻的思想,被画笔显现在纸上。写生是我们的“必修课”之一。

    很小的时候,我便拾起了画笔,画下了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儿童画打底、勾线、上色的简单场景,慢慢变成了少年少女的姿态与衣着设计;从几何体结构,到水果和瓶瓶罐罐的静物临摹,再到石膏头像写生,一步一步,我踏着的是坚定的脚印,望着的是一片美好前景。

    记得刚开始接触色彩的时候,对颜色天生敏感的我面对一盒整齐的水粉颜料,爱不释手。初次尝试,便为我的画画之路又添了一笔鲜亮而丰富的色彩。衣服常被水粉笔画出艺术感来,硕大的调色盘也常使我的手失去知觉,但当一幅立体而有质感的静物色彩完成于笔下时,一切都不足为计。

    画笔,伴我一路走来,记录了我成长中的一点一滴。

    画笔,伴我一路走来,见证了我的努力和成就。

    画笔,伴我一路走来,伴我走向美好的未来。

    第一次上岗讲解

    鄞州区宋诏桥小学510班

    李韧驰(证号2020889) 指导老师 周盈军

    一个明媚的早晨,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宁波博物馆三楼“阿拉”老宁波民俗馆。在那等待我的,是一件我从来没有体验过的事——做名小小文博人,向游客们讲解。

    虽说之前有培训,我在家也练习了好久,可一想到要面对完全陌生的游客,我突然变得烦躁,大段的介绍词让我无法静下心来,心情逐渐烦闷起来,连同空气中都增添了许多压抑的感觉。在旁的志愿者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状态不佳,她缓缓地拍着我的肩膀,开导我:“不要害怕,把周围的人当作与你玩耍的小伙伴,说错了也不要紧,尽管大胆地讲解吧。”一旁的妈妈也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我默默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就像百米赛跑一样,一旦开始奔跑,便只管调整呼吸节奏往前冲。属于我的第一次讲解经历,也要用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对啊。

    这时,从门口走进一群游客,我知道我的机会来了。“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我是小小文博人李韧驰,很高兴……”我自信满满地大步迎了上去,用不紧不慢的语速讲了起来。起初是几个游客,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游客停下脚步来倾听我的讲解。

    我站在人群中间,虽然内心为自己捏了一把汗,但是硬生生表现出来的自信模样似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眼神交流中能感受到周围的赞同与肯定。不知不觉中,整个民俗馆讲解完了,出乎意料的是我竟还有不过瘾的感觉,原来做一名讲解员能带来这么多成就感。通过我的讲解,让其他人了解到藏品背后的意义,真是很棒的体验呀。

    做文物的守护者

    鄞州区宋诏桥小学409班

    章喆瑜(证号2020909)

    有这样一群少年,每周末固定时间来宁波博物馆给游客讲解宁波的历史文化,去年我有幸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在博物馆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不仅了解了“十里红妆”、“千工床”、“缸鸭狗”、“状元楼”等典故,还调整了自己讲解时的体态姿势、语音语调,使我受益匪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都能上岗接待客人了,大家别提有多高兴。

    在做讲解员的那段日子里,印象最深的是接待了一群特殊的游客。那一次,几个黄头发的外国游客来到了博物馆,刚好由我讲解,这是多么荣幸的事,我可不能丢脸,我在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于是,我深吸一口气,面带微笑,一边讲,一边用手势做辅助,放慢语速,声情并茂地介绍起来。没想到,外国游客很“好学”,把我民俗馆的介绍认真地听了个遍,还时不时地朝我竖起大拇指,给了我更大的信心。讲解完毕,我们还一起拍了一张合照留念。

    每周,我们都会去博物馆,不管人多还是人少,我们都一样认真讲解。这一年,我收获很大,从一个胆小、害羞的姑娘,蜕变成一个自信、开朗的女孩,也让我从一个宁波传统文化的小“文盲”,变成了一位对宁波传统文化了如指掌的小小讲解员。

    文物是历史的记忆,见证着一个时代的辉煌和灿烂。文博人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馆藏文物的历史。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成为文物的守护者,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宁波这座历史悠久的海滨城市。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