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6月0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访隐匿山间的 “大宋江南第一家”

宋墓前的石马。

翁仲武勋已风化看不清面孔。

藤萝蔓延的惠德桥。

修缮后的集福寺。

    “五月江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霏微。”淅淅沥沥的一场雨,把六月初的江南幻化成一幅笔意丰满的水墨诗画。西岙村,就站在清澈的溪水倒影中,连着村口的古桥被染就一溪新绿。“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知夏深。”谁会想到,这个隐在深山僻岭、钟灵毓秀之地的古村,在宋时曾显赫一时,许多名人名士都慕名前往定居,更被誉为“盛朝浙右无双族、大宋江南第一家”。

    古寺,古墓,古桥 静立千年的古风遗韵

    西岙村,古称西洲,位于宁波市宁海县长街镇。是宁海乃至浙东最古老的村庄之一,村民以陈姓为主。村北有一座集福寺,据《陈氏宗谱》记载:“吾乡集福寺建于东晋(公元314—420年)时……”可见西岙在东晋时就有人居住。在宋初真宗时 (公元998—1022年),陈姓祖先从福建迁居到此地,悠悠岁月,至今已历千余载。这里造就了南宋丞相叶梦鼎、兄弟进士郑霖、郑发等杰出人物,也留下了古墓、古祠、古树、古道、古桥等众多遗迹。2013年,西岙村荣列第二批“中国传统古村落”。

    站在集福寺门口,只见古樟龙柏,葱茏茂密。这座始于晋的寺院在清康熙年间重建,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续建大殿,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再建法堂、净土堂及寺右“兴福庙”。如今,集福寺的古印尚存,还有风化的柱楚石阶、墙基马槽、石刻经幢,在岁月流转中静立千年。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从集福寺往村口方向不远,有一座掩在草木中的宋朝古墓。墓碑基面无一字,唯有宋代特征的如意云装饰彰显其年代。墓铭、墓碑、墓道等均已毁损,尚存两根荷花头牌坊石柱。两尊翁仲武勋、两匹石马和一头石羊陈列在墓道两侧,如今这些石像风化严重,面目漫漶不清,还有大块残损享亭的石构件,散落在草丛各处。

    除了古墓,还有石桥。西岙溪道上架有古桥三座:惠德桥、祠堂桥、寺前桥,它们是宁波幸存仅有的宋代原真性石拱桥,而其中形制最完美者,为村口的惠德桥。这座建于南宋宝祐年间(公元1253—1258年)的惠德桥,为石砌缓拱单跨桥,桥面长11米,宽4.5米。如今,石板桥面藤萝蔓延,周边围拢着古树、枝蔓,蜿蜒清澈的溪水从桥身下流过,仿佛在向世人倾诉那段尘封的往事和早已散落在历史里的点点滴滴。

    据说,宁海古有黄公渡,港宽潮猛,渡船常常被风浪掀覆,当地村民不胜其苦。到了南宋宝祐年间,西岙才俊辈出,人文荟萃,这些文臣武将为表达自己德惠乡里、泽被后人的心愿,修建了这座桥,并把此桥称为惠德桥。

    桥墙两头有4条横伸的狮头龙门石,仔细打量,发现这4只石狮头,朝外的两只开头,朝里的闭口。“这座桥就在村口,从前做官的、做生意的都从这里出去,到天南海北打拼。‘开口’是嘱咐外出的人要多做好事,不做坏事,功成名就后不忘家乡,及时回来;‘闭口’表示回家后要守国法,遵俗规,和睦乡邻。”西岙村党支部书记陈万甫告诉记者。

    四姓祠堂,“双龙飞游” 传承千年的文化民俗

    跟随陈万甫的脚步,走过祠前桥,绕过文化礼堂,古祠堂近在眼前。初看,祠堂与其他江南村落的祠堂并无太大差别,但“四大名宗”的匾额却透出了些许不同。

    关于祠堂,《西洲陈氏宗谱》有记载,南宋丞相叶梦鼎,原名陈吉甫,乃西岙陈氏第十世祖,6岁时过继给母族,改姓叶。当时这里的其他姓氏如郑氏、周氏、王氏等家族也颇为兴旺,其中较有声名的是郑霖。宋度宗皇帝曾赞曰:“右丞相陈吉甫,为朕股肱,竭忠匡赞;发运使郑霖,转饷江淮,懋著能声;国子祭酒周成童,职司文教,造就多才;翰林学士王良宠,授任词垣,文辞藻丽……四卿生同乎里,仕同乎朝,文章政事历历可观,忠孝节义不愧科名。”于是,宋度宗于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8月,颁下圣旨令这四姓子孙合用一祠,敕封祠名“四大名宗”。

    西岙宗祠至今已有75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那段历史是西岙村最辉煌的年代。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如今祠堂已被移建,仅剩下堂门口的两块太湖石云鼓和圣旨匾,仍保留完整。圣旨匾上,“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九个金字依稀可见。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名儒方孝孺为此祠撰写了《冢宰大祠堂记》。西岙子孙把“四姓祠堂”奉为至宝,视为祖先聚居遗存的根基。

    如今,祠堂内侧还有一副对联:父御史、子御史、父子三御史;兄进士、弟进士、兄弟四进士。据族谱记载,西岙历代共出过进士12名,其中陈姓就占9名。有“三十六位在京官,三斗三升芝麻官”之说。“三御史”,说的是叶梦鼎为朝散大夫,文绪为两淮经略使,文纬为两淮宣抚使,三父子称为御史。而绍谦、绍泳、绍渠、绍说兄弟四人先后中进士,故有“兄弟四进士”的印证。只是,在经过南宋末年短暂的显赫后,西岙渐趋平淡。“绝胜文章三月暮,一溪红雨落花芬”,再好的文章,也留不住枝头的春花;再辉煌的功业,也阻不住世事的风流云散。晨风暮雨中,马头墙上的彩绘褪尽色彩,古墓前石翁仲的容颜也渐渐模糊。隐世的西岙独守一隅,静待光阴,也因此保存下了这古风遗韵。

    走进旁边的礼堂,两只高3米有余的彩扎龙头静静地栖息在此,又道出一段往事。据《陈氏宗谱》记载:宋淳祐十三年(公元1253年),陈氏十一祖从京城返乡,道经海湾遇海上二龙飞舞,风浪大作,即立香案祝祷,霎时风平浪静。此后立规,年年正月十八,村中舞游双龙庆贺人寿年丰。也因此,正月十八“游大龙”成了西岙代代相传的民俗。只是到了1927年,因南北兵乱,不得不中止。2004年,西岙村恢复“游大龙”民俗,重制两条五彩金龙。黄龙身长32米,头高3.8米,分28节,44人抬;另一条青龙39米,头高3.5米,分20节,32人抬。“两条大龙先从祠堂出游,然后在田间踏青,再绕村巡游。待双龙游到祠前桥时,两龙交舞,宁静的山村上空,被簇簇焰火烧得锃亮,此时最为好看!”陈万甫描述着游龙时的盛况,2013年6月25日,西岙正月十八夜抬龙习俗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最近几年,随着正月十八“双龙飞游”的盛景再现,西岙这座曾经历过辉煌的千年古村也慢慢重回世人视线。依托古村文化,西岙村积极修复古物遗迹,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一个集原生态与独特文化气质的千年古村,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通讯员 徐铭怿 惠晓阳

    记者 张海玉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