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艺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6月12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近代 第一炮台旧影 被发现

刊载于民国期刊中

威远炮台上的防御工事与招宝山浑然一体(刊载于1929年第592期《图画时报》)。 通讯员供图

    建于清末的镇海招宝山炮台群,在中法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以威远炮台最为巨大,它是宁波第一座近代化的大炮台。

    由于港口建设的关系,威远、定远等炮台现已不存。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工作人员经过数年查询,于近日在一批民国期刊中找到了这些炮台的旧影。

    海防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镇海炮台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招宝山上的威远城便置有铁发贡炮4门。清道光二十年(1840),在镇海县城税关东首筑造北拦江炮台,配前膛铁炮7门;筑南拦江炮台于江南泥湾,置前膛铁炮6门。

    此次,海防馆共找到3张炮台旧影,1张是威远炮台,2张是定远炮台。这些炮台都是宁波府试用同知杜冠英在中法战争前后建造的。

    清光绪三年(1877),日本寻衅,浙江巡抚杨昌浚委任杜冠英为宁波府试用同知,协理海防事务。杜冠英到任后,充分利用镇海口招宝山天险,建立起有效的海口防御体系。

    杜冠英在招宝山东北角(俗称后山或小招宝山),建造了城堡状的3层楼炮1座,即威远炮台。光绪十年和十三年,杜冠英又先后在原小招宝山南麓山腰处和大招宝山南麓主持建造了定远炮台和安远炮台,形成了招宝山炮台防御体系。

    杜冠英还亲撰《威远、靖远、镇远、定远炮台碑记》,写道:“炮膛砌以石,炮门钉以铁,炮洞锤以灰土。营房一如炮洞,取其以柔克刚,能避炸弹也。”

    威远炮台是当时镇海最重要的炮台,也是宁波第一座近代化大炮台。共有大炮8尊,最大的1尊是德国博洪厂后膛螺丝(即来福线)钢炮,弹重240磅,弹路达到8里,可以洞穿铁甲。由于炮台巨大,过于显露,10里外敌方用望远镜就能看清,于是杜冠英采取措施加固和伪装。民国十八年(1929)第592期《图画时报》刊登的威远炮台,与招宝山浑然一体,只有炮台顶部的防御工事依稀可见。

    据海防馆工作人员分析,《图画时报》刊登的这张威远炮台照片,摄影角度是从镇海口向山上拍摄。威远炮台全景只能通过镇海口往里拍,而镇海口风浪较大,拍摄威远炮台,需要非常高的摄影技术。这大概也是威远炮台照片留存较少的原因之一。在晚清民国的期刊中,目前仅找到这一张。

    海防馆工作人员又在民国十六年(1927)第19期《天民报图画附刊》中找到了定远炮台正面和侧面照各1张。定远炮台形制高大,外形像一座城池,正面有“定远炮台”四个大字。

    中法战争期间,这些炮台为赢得镇海抗法保卫战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光绪十一年正月十五日(1885年3月1日),法军进犯镇海时,守备吴杰在威远炮台发炮,重创法军旗舰“巴夏尔号”。

    1975年,镇海港开始建设步伐,移山填海,后山及威远、定远炮台无存,尚存招宝山南麓的安远炮台。1996年,安远炮台作为镇海口海防遗址的一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安远炮台作为文化遗产,静静地矗立在甬江口,作为历史的见证,无声地诉说着前辈们抗击外敌的故事。

    记者 顾嘉懿

    通讯员 扈智超 徐春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