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新 使用正常的手机登录不了两家手机银行APP,银行技术部门反复折腾了一整天竟束手无策,这种情形是不是令客户抓狂?更令人抓狂的是,客户按照银行的建议求助通信运营商和手机生产厂家以后,仍然无法登录——近日,宁波市民老徐的遭遇着实令人欷歔。 原来,近日老徐手机故障送修后,重新下载了好几家银行的手机APP。但在登录的时候遇到了麻烦:有两家需要通过手机短信发送激活码,再接收到授权短信才能登录的大银行手机APP,在激活码发出之后,却怎么也收不到授权码。老徐拿着手机找遍两家银行、通信运营商以及手机生产厂家的技术部门仍然无果。在让银行出面找通信运营商“会诊”的要求遭婉拒之后,“走投无路”的老徐静下心来琢磨了一个下午,才极其偶然地发现了不能登录的“罪魁祸首”:原来是通信运营商新近推出的一项“增强信息”功能惹的祸。关闭此项功能以后就能顺利登录手机银行了——这一结果让老徐哭笑不得。 按说,解决手机银行登录并不是什么技术难题,按照这两家银行的技术实力,帮客户搞清并搞定这一“小困扰”是分分钟的事,可两家银行的“技术精英”们却愣是搞不定,通信运营商方面也是如此;本来,由银行出面联系通信运营商或查看手机设置方面出了什么问题,应该更有效率,也更容易尽快解决,但银行方愣说是管不了“他人瓦上霜”,让客户自己去“上下求索”。 但实际上,登录不了手机银行损害的也是银行的利益,通信运营商等只要妨碍了银行客户顺利登录,对银行来说就是非扫不可的“门前雪”。更何况,帮客户解决这种“小困扰”,不就是自家的本分吗?如果说,这种低级错误专业技术人员发现不了,却需要客户自己去找出来,到底是“不能”还是“不为”呢? 现在,手机银行客户越来越多。去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工农中建交五大行手机银行客户数量合计突破10亿户,股份制银行手机银行客户数增长率普遍在30%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客户各式各样的困扰不胜枚举。有的一时很难确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如果银行一味“自扫门前雪”,让用户来回跑,就可能陷入久拖不决的“死循环”,除了客户吃亏,损害的还有银行的声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