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贤定介绍旧时量米的器具。记者 崔引 摄 |
|
“升”字上一点表示卖米要给人多一角。 |
“你们说的诚信经营,其实是高抬我了,从我太公卖米给顾客‘多一角’,到我现在做生意,无非是为了让利于民,想得到‘回头客’,这是在我们‘私心’中产生的诚信。”一如他的长相,浙江老字号“王升大”第四代传人王贤定所说的话,让人觉得他并不像个老板。他朴实而敦厚,流露着劳动人民与生俱来的真性情。 王升大重回王家传人的手中 6月23日,在海曙区高桥镇新庄村的王升大博物馆,记者见到了王贤定。 今年63岁的他,由于早些年的辛苦劳累,要比同龄人苍老一些。 “我们西乡人有句老话,‘买米要买王升大,布衫袖子当米袋’,说的就是买王升大的米,王升大是我太公传下来的品牌,我这个人要强,想着一定要把它经营好。”王贤定说这话的时候,流露出一丝自信。 他的太公名叫王兴树,100多年前,王兴树在西乡的商贸集市中心凤岙(今海曙区横街镇凤岙上街头)开了一家王兴记米店,这就是王升大的前身。 旧时,少量买米不用秤,计量器用升和斗,木制的升、斗容器有统一标准,米业界还有约定俗称的行规——量米时,先舀起满满一升,再用米尺沿口抹平,以示公平。 王兴树做生意却与众不同,他叮嘱伙计:“米尺将要刮平时,戛然而止,将小小的一角米奉送给顾客。” 别小看这一角米,对穷人来说,就是大实惠,慢慢的,王兴记米店“升大量足,童叟无欺”的口碑逐渐在坊间传开,“王”是姓,“升”是量米工具,“大”在宁波是多一点的意思,王兴树便顺势将王兴记米店更名为王升大米店。 新中国成立后,王升大改名为集体所有的凤岙合作商店,兴盛一时的王升大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1989年,在第四代传人王贤定的努力下,王升大游离祖业40年之后,又回到了王家传人的手中。 牢记太公嘱托,做生意不光图眼前利益 王兴树临终的时候,再三叮嘱后人:做生意不要光图眼前利益,要让对方得利,自己才能赚到更多的钱;钱多了也不要乱花,要懂得回报社会。 这些话,一直成为王家子孙创业进取的座右铭。 王贤定在7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6,小名王六宝,他从小在王家祖训和母亲的谆谆教诲下成长。 1993年,王贤定创立了宁波陆宝食品有限公司。 2003年,在当地工商部门的指导下,王贤定注册了“百年王升大”商标。 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2008年,“百年王升大”获评首批浙江老字号。 2008年,王贤定开始筹备建立王升大博物馆,以传承祖辈的精神。 “过去我们就是开米店的,传下来一些老家当,亲戚朋友来的时候可以看看。”这是王贤定建馆时的初衷。 历经4年的搜罗,王升大博物馆正式亮相。在这里,人们能看到鼓风箱和打谷机,还能体验推石磨、拉石碾等农耕生活的乐趣。 2012年,王升大粮油加工技艺入选宁波市级非遗项目,王贤定成了该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2014年,王升大博物馆获评宁波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资源基地和非遗示范传承基地,把实践大课堂办得有声有色。 这些年来 他始终坚持诚信惠人 在做生意过程中,王贤定一直没有忘记祖辈传下来的“诚信惠人、童叟无欺”的经营准则。 2014年,有位上了年纪的顾客买了2瓶麻油、2瓶酱油、2瓶腐乳,老人很节约,坚持用自己带来的袋子装这些商品,结果走了一段路后,由于袋子没有扎实,刚买的商品掉在了地上。 1瓶腐乳和2瓶麻油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这一幕刚好被王贤定看到,他赶紧上前,对老人说:“坏了的东西全归我们厂里。” 说罢,就给老人换了全新的麻油、酱油和腐乳,损坏的那些则留在厂里,自己食用。 老人感激不已,从今往后,都到王贤定这里买东西,王贤定诚信经营的口碑也被越传越广。 “有了好口碑,才能成就好的品牌,做生意只有真诚服务于民,老百姓才能成为你的忠实粉丝,也能帮助企业找到经济效益的源头。”王贤定说。 祖传秘方和积累的经验 向社会传播 除了修诚戒欺、诚信经营外,他还是个乐善好施的人。 在王升大米食节期间,他让参观者免费体验传统糕点制作,手把手教学;每年老人节,他邀老年人免费看戏;台风期间,免费为周边受灾居民提供王升大水饺、汤团…… 许多人对于祖传的秘方和积累的经验从不传授同行,尤其是竞争对手,王贤定却反其道而行之。 今年防疫期间,他针对市场畅销的传统早点——鲜肉包子,向公众推广全套制作技艺,在《宁波日报》刊发《满嘴汤汁鲜肉包》一文,还在线上推出鲜肉大包制作视频,免费传授诀窍。 “我不喜欢用‘秘方’这个词,不怕被抢生意,因为生意是做不完的,如果可以将一些手艺向社会传播,让后人学会,那么往后我和我的家人出去,也能吃到好吃的肉包、粽子、糕点了。”他笑道。正因为他的这份淡然和豁达,赢得了同行们的敬仰。记者 朱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