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老外滩旗袍秀。 |
|
龚航宇近照。 |
旗袍,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集温婉、秀丽、妩媚等气质于一体,传递东方之美,被誉为“中国国粹”之一和“女性国服”。 在老外滩北岸,有一座民国风格的精致小楼,两层小楼面朝甬江,观潮听涛,江风习习,入夜后楼顶“香黛宫海丝艺术馆”的霓虹灯格外醒目,灯火辉映下的小楼弥漫着一种复古怀旧气息。 记者早就听闻那里是旗袍文化的“橱窗”,有一位被国内业界称为“中国旗袍大使”的设计达人,入选联合国“一带一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之列,是我市引进的知名人才。近日,记者前往探访这座小楼,与楼主龚航宇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A “旗袍美在韵致” 一走进“海丝艺术馆”小楼,迎面就是一套浓浓海洋气息的素雅旗袍,海星、海草、螃蟹、水母等元素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女性的柔美,江风沿着走廊涌入小楼,旗袍衣袂飘飞,灵动而优雅。 “这是一款现代旗袍,我加入很多宁波的海洋元素,既符合江南女子的柔美,又有海洋气息”。龚航宇笑称,她是新宁波人,来到宁波后,就深深地爱上了这座海边城市。 她在诗作《月湖》中这样写道:“穿越东湖的婉约/陪伴黄浦江的婆娑/而静静的月湖 如闺蜜般/银杏翻飞 梧桐无言/甬腔俚语/依湖面逐风而来……想来我也是有家乡的/湖边的莫愁女/如今停泊在别家的湖畔”。 龚航宇是湖北人,毕业于武汉大学,来自东湖之滨。因为爸爸是空军,所以她的名字有“航宇”两个字。 从武汉大学政教系毕业后,龚航宇在韩国和法国完成了设计专业的学习,并先后游历了40多个国家。“我小时候的梦想是仗剑走天涯,”龚航宇打开了话匣子,搞服装设计,她并非科班出身,是“半路出家”。行游世界的经历,让她感受到各国的服装风情,韩国的优雅、法国的浪漫和宫廷奢华、美国的实用主义。“我跟很多设计师不一样的地方是,我是一个体验者、消费者,慢慢跟市场、消费者打交道,然后发现不足再去学习。” 在机缘巧合下她遇到了旗袍,在龚航宇的眼中,旗袍不止表现出东方的服装之美,更传递出一种韵致,“旗袍的味道并不仅在一个斜襟、一个盘扣,而是一种意境”,从此,龚航宇便一头扎进了旗袍文化的海洋。 B “宁波如一首现代旗袍诗” 龚航宇将旗袍分为生活旗袍、商务旗袍、时装旗袍、礼服旗袍,倡导根据生活场景来着装,打造出“十二香黛”文化,让每个女人都能寻找到属于自己气质的华服。她更多的是从人文出发,特别是将中国特有的汉字、茶禅、诗歌、水墨、舞蹈以及各朝代服饰特征相结合,尽量表现中国文化的内涵与意境。而这些,不是简单元素的堆砌,而是在深度理解后的创意与再造。 “在我看来,宁波就是一首现代旗袍诗。”龚航宇落户宁波,看中的是宁波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求才若渴的氛围。“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古港之一,又是红帮裁缝的故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宁波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特别是雄厚的服装产业基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赋予了服装产业尤其是旗袍行业旺盛的生命力。” 2019年10月25日,由她打造的“一布一尘”为主题的非遗旗袍时尚秀亮相2019宁波时尚节,数十款美轮美奂的华服在模特的演绎下更加优雅、从容,同时融合了诗歌、吟诵等传统国风文化,旗袍时尚秀让在场嘉宾为之点赞。 2020年1月11日,宁波奥体中心,在“阿拉宁波欢迎您”大型文艺晚会上,龚航宇策划表演的“龙凤呈祥”节目作为开幕大秀,众多旗袍佳丽密集登场,3000平方米演出广场,5D投影眩目华丽,让人眼花缭乱。 “我传播的不仅是旗袍和旗袍文化,也是一种写意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除了旗袍还有音乐、舞蹈、诗歌,甚至是家居设计。” 龚航宇说,“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宁波老外滩比上海外滩开埠还要早,务实低调的宁波人骨子里流淌着知性、旷达的血液。”目前她在老外滩北岸推广“外滩雅集”“海丝音乐节”,希望进一步推广、弘扬以现代旗袍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此外,她还与宁波市女企业家协会、江北教育系统校长团队、黑胶音乐俱乐部等进行了拓展推广。 C “最民族的才是最国际的” 一手熟稔地拨弄经纬线,一手拿着梭子轻踩踏板,飞梭来回,一丝丝、一寸寸精美的布依土布在指缝间流淌。在宁波对口扶贫的黔西南州,册亨县中华布依锦绣坊内,数十名布依阿妈端坐在织布机前忙碌,为省级非遗文化——布依织布刺绣技艺打起了“活广告”。 贵州大山深处是龚航宇的“第二战场”。去年年初,以“手之造物,土布之尚——锦绣计划助推万名绣娘脱贫行动”为主题的2019黔西南州首届布依土布时尚推介会在贵州省兴义市举行,由香黛宫设计制作的时尚装、职业装发布,让人眼前一亮。“最民族的才是最国际的”,龚航宇萌生了一个点子:策划组织了一台情景服装剧,更好地传播黔西南布依土布。 以布依女孩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的非遗时尚情景剧《一布一尘》,去年10月29日在贵州上演。全剧讲述了布依少女从长成到出嫁的动人故事。整部剧以国家级非遗文化“布依八音堂”为舞台后场,宽大的广场两侧,十多位布依族妇女“织布”作为背景,演员们表演自然,场面美不胜收。 通过情景剧,龚航宇娓娓讲述了土布从“民族范”到“国际尚”的大跨界故事。龚航宇说,服装材料均来自黔西南的扶贫对象——绣娘织的布,上面有她们绣的花,色系也从单一的蓝白色,通过不停地研发测试,利用草木染工艺开发出不同系列。 时尚扶贫,产业落地。如今,在贵州黔西南州,龚航宇与当地政府联合建起了“非遗文化园”,10多座吊脚楼、百余位绣娘,灿烂的非遗文化串联起“时尚扶贫”项目的金链条,集服装服饰、文创、农特产、文旅体验等功能于一身,力求实现精准扶贫。通过贵州的产业扶贫案例,龚航宇也信心满满,6月中旬,她又深入到湘西苗寨,了解几代相传的苗家银饰、苗绣、竹编、织布等工艺,通过“时代记忆,创新非遗”的访谈对话和直播带货等活动,开启新的扶贫之旅。 “现在昆明、张家界等地也在找我洽谈项目合作,我将紧紧围绕非遗传承、海丝文化,讲好非遗故事,做好旗袍文章。”龚航宇笑着说。记者 周晖 被采访者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