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6月2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

宁波汽车产业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迈进

吉利汽车自动化生产线。

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底盘合装流水线。

    宁波凭借吉利、上汽大众等整车企业带动和汽车零部件产品齐全的先发优势,汽车产业成为宁波市第一大产业,占浙江省汽车产业的近半壁江山,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生产、研发及出口基地。

    中国汽车产业走了一条快速发展道路,而宁波的汽车产业发展也紧随着国家汽车工业的大节奏,自上世纪60年代起步,大致共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期(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宁波本土孕育诞生了一批从事汽配行业的乡镇企业,逐步形成了以汽车配件批量生产为主的产业形态。产品以加工型为主,设备简单、产品附加值低。起步期(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宁波市政府开始积极引导,及时出台相关政策,迎来了汽车制造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此时,宁波汽配产品品种多样化,产品种类约占汽车配件总数的60%,质量也提升新档次。与此同时,汽车整车产业也起步发展,开始拥有数量不多且规模较小的整车、改装车类生产企业,例如宁波第二车辆厂于1983年创建,为中汽公司客车生产定点厂和建设部中国城市车辆总公司成员厂。快速发展期(上世纪90年代后期—2010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兴起,宁波大量新增企业相继进入汽车制造业领域,吉利等一批大型整车企业也开始落户宁波,逐步形成了整车与汽车零部件制造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汽车制造业更是成为宁波市委、市政府“十一五”期间确定实施的“5+5”产业优先发展战略中五个重点优势产业之一,后被列入“十二五”期间“4+4+4”现代产业

    端汽配生产基地地位。在零部件产业的带动和促进下,宁波市整车产业也呈现出“后来居上”态势,全球汽车企业前十强的吉利汽车、戴姆勒全资子公司的Smart均将总部落户宁波,积极谋划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两大前沿。在“培起来”和“引进来”的同时,加紧“走出去”。从2007年华翔率先收购英国劳伦斯起,先后有圣龙、韵升、均胜等零部件龙头企业收购日本、德国等重点企业,更有吉利汽车收购马来西亚宝腾和莲花汽车。我市汽车产业以整零协同和“走出去”,实现产业链“系统性”、价值链的“世界性”。

    3.块状经济持续升级,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宁波汽车产业实现快速跃升,很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块状经济的发展和升级。起步初期,汽配企业多集中于余姚、慈溪、象山等乡镇,1985年余姚汽配件产值(5260万元)占全市比重达56%,尤以洪山乡为重点,被誉为“汽车配件之乡”。到21世纪初,宁波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块状格局已基本形成,例如橡胶制品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仑、宁海,电器类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分布在余姚。随着产品块状分布的集群化、专业化发展趋势的进一步增强,产业布局的集群效应越来越明显。目前宁波汽车产业已形成以宁波杭州湾、北仑为核心的整车生产基地,以鄞州、宁海、象山、余姚、慈溪等为核心的高端零部件发展区块,整体形成了沿海、沿湾产业集群发展格局。2019年,宁波汽车产业集群以全国第一名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4.科研平台积极构建,走上自主创新引领发展道路。宁波汽车产业在起步阶段以三卡螺丝、气门嘴等汽配产品的生产制造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到上世纪90年代,基本以为国内汽车厂商的OEM配套制造为主,研发创新竞争能力逐步提升。新世纪后,全球汽车产业竞争加大,促进产业发展由制造企业“扎堆”向注重创新要素“扎根”转型。先后引进北航、国科大、浙大等一批重量级科研院所相继落户,设立了省内唯一的汽车专业学院——宁波工程学院杭州湾汽车学院,建成吉利、圣龙、拓普等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帅特龙等一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宁波清水湾智能技术研究院、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创新研究机构。国家级汽车检测机构——中汽中心检测认证事业部宁波汽车检测中心宁波三大中心的落地、吉利汽车(杭州湾)研发中心的正式启动等进一步加速了汽车零部件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体系中四大优势产业之一。结构升级期(2010年—至今):伴随着汽车产业新能源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宁波积极调整发展格局,明确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逐渐形成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关键零部件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走出去”,加紧海外版图扩张。在国际、国内汽车产业体系中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更加高端位置进军。

    近60年的快速发展,宁波汽车产业实现了从单一汽配到零部件和整车齐头并进高质量发展格局的巨大转变,从汽配乡镇企业化到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历史性跨越。

    1.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突破。宁波汽车产业从上世纪60年代的仅几家乡镇企业萌芽,迅速起步发展到1985年的325家企业(以修造、配件为主,其中汽车制造企业2家),产值达1.3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2.3%。进入新世纪,宁波规上汽车制造业(包括整车与汽车零部件)企业达到112家,产值更是翻了24倍达到31.9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2.2%。2010年后全市规模以上整车及零部件企业达到671家,产值猛增至489.6亿元,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中占比达4.5%。到2019年底,宁波汽车零部件及整车产业集群企业已达到50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714家,产值达到2675.1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高达15%,成为宁波市单体第一大产业。经过40年的重点发展,宁波汽车产业主体总量翻了14倍,产值复合增长高达25%,且在每个阶段跨越后都实现了复合增长率远超20%的快速发展。

    2.重点企业迸发活力,整零协同的产业格局形成。上世纪60年代初期,宁波汽车产业主要集中于汽配件生产及汽车修理,孕育出了市郊甬江公社压赛农机修造厂、余姚鹿亭公社中村油封厂等乡镇企业。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尤其伴随着1998年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在宁波的落户,初步形成了涵盖整车及零部件制造的汽车产业链体系。目前,宁波汽车产业基本形成了整车与四大类零部件协同的产业格局。其中,汽车零部件产业链逐步完善,涵盖汽车动力、底盘、车身、电气设备全部四大类,培育出均胜、华翔等一批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筑牢宁波高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