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7月0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郑永吉
乘风破浪的水上人生

    如今常规的体育运动对于一些时尚先锋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了,小姐姐们都已经在综艺节目中“乘风破浪”,小哥哥们更想要在现实生活中活出真我,于是摩托艇成了他们“乘风破浪”的载体。

    郑永吉,曾经八一队皮划艇的运动员,退役后,开启了人生新的一页。尝试各类水上运动,成为很多人羡慕的那个“超级玩家”。

    摩托艇带来人生转折点

    伴随着马达轰鸣,行驶在波澜不惊的海面,感受浪花四溅,瞬时间速度与激情之悦让你肾上腺素飙升……这种感觉,郑永吉在体验一次之后就难以忘怀,“我太喜欢这个项目了!”

    郑永吉是辽宁大连人,今年31岁。他13岁成为专业游泳运动员,后来因为耳膜穿孔不能再下水,改练皮划艇项目。“那时候我对练体育没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父母和教练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没有清晰的目标。大人觉得你靠着体育技能上个大学,有个出路,如果出了成绩,还能有个铁饭碗,挺好。”

    可努力多年,最终的结果给了郑永吉当头一棒。“我因为皮划艇成绩还行,被选入八一皮划艇队来到宁波,但最后却因为队伍解散‘失业’了。”失魂落魄的时候,无意中一次体验水上摩托艇唤起了郑永吉的斗志,也重燃了他对生活的信心。

    水上摩托艇被称为“勇敢者的游戏”,每次驾驶都会让郑永吉血脉贲张。“从130马力的水上摩托艇开始尝试,再到230、260马力,最后再尝试300马力。300马力的摩托艇是个什么概念?3.6秒就可以达到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摩托艇给了郑永吉“活出自己”的信心。

    “可能以前我对所练的运动项目并没有那么热爱吧,过去我都在教练、父母的安排下,按部就班地生活。打什么样的比赛,实施什么样的训练计划,完全都是被动的。”失业状态下,郑永吉不断思考“我想要什么,怎样规划接下来的人生?”思来想去,他认为如果没有热爱,船在行驶中就会失去方向,“既然我喜欢摩托艇,我就从业余爱好入手,再将爱好转变为职业,甚至是体育产业。”

    曾被瞬间甩出四十米

    水上摩托艇以高速、刺激而闻名,考验的是体力、技术、经验和胆量,收获的则是陆地上所没有的速度感、冲击力和征服欲。在郑永吉看来,摩托艇入门并不难,“水上摩托艇不受航道限制,行驶中更不易受到障碍物的打扰,操控简单方便。初学者都由教练带着玩儿,艇的钥匙在教练手里,有危险就关引擎。”但如果想进阶,不光要接受更高的挑战,还要卖力“烧钱”。

    “摩托艇的方向调整,很大程度上靠人的重心来控制,一旦配合不好,人会直接被摩托艇甩飞,掉到水里。速度一快,遇到转弯就会出现漂移。”郑永吉在驾驶300马力的摩托艇时,曾被甩出四十米开外。“急于求成,想着没有安全隐患就大胆尝试,所以被甩出了四五十米远。” 

    和在陆地驾驶摩托不一样,郑永吉认为水里有很高的安全系数。“体验水上运动必须要穿救生衣,即使被甩出四五十米远,也不会有生命危险。摩托艇驾驶员手里握着钥匙,人一旦被甩出,钥匙同时被拔出,摩托艇不会自行乱开伤害到其他人。”

    除了要求驾驶技能外,摩托艇对体能要求非常高,“马力越高,摩托艇越快,瞬间加速到60码,甚至100码,冲浪时可以飞到几米高。摩托艇加速快,爆发力强,过浪的时候还会有剧烈的颠簸,小臂、手腕、肘部、腰腹、大腿、小腿直至脚踝,身体没有一块肌肉不需要用力。”

    停靠摩托艇技术也是磨人的活儿,“你对130马力的摩托艇驾轻就熟,但停靠技术不一定掌握得很好,要磨时间才行。” 

    不断发掘水上技能

    郑永吉说,学习摩托艇花费相当惊人,而且还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并不是普通人都玩得起的。每艘摩托艇的价格从十几万元到二十万元不等,下了水更是分分钟都在“烧钱”。“摩托艇需要使用专门的高价油,还特别费油,300马力的摩托艇跑个十分钟,上百元的油钱就没有了;还需要保养,花销真心不低。”在摩托艇的学习上,郑永吉没少交各种“学费”,但因为热爱他愿意坚持下去。

    郑永吉在摩托艇的天地里越飞越高,越走越远,去年他参加了全国摩托艇邀请赛。“我现在算是中级水平,要往高水平走,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支持,这个梦想我有,但还要面对一些现实问题。”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他又有了新的想法,“摩托艇是水上运动里的一项,现在水上运动非常受年轻人喜欢,我不光可以自己玩儿,还可以带着大家一起玩儿!”

    四年的时间,除了摩托艇之外,郑永吉掌握了划水、冲浪、风筝冲浪……各式各样的水上技能。“划水在梅山湾这边就可以玩,在皮划艇带动下,人在绳子的另外一头,不断挑战不同的动作难度,尤其是和一帮朋友一起玩,快感难以言表。”

    冲浪,郑永吉也是在宁波学会的。“舟山那边有两艘造浪艇,玩过两年。冲浪不像划水有绳子,你要找到浪的溃点,让浪尖正好在你的冲浪板中间。判断很重要,在可以娴熟地控制速度后,开始增加旋转、跳跃等动作。”

    前段时间去三亚旅游,郑永吉还学会了风筝冲浪。“一直很想学风筝冲浪,但也没去行动。这个项目在宁波没办法尝试。宁波的海风从海上吹向沙滩,而风筝冲浪需要风从沙滩吹向海面。风筝像一个降落伞,它带你去想去的地方,真的还蛮酷的,又一次开阔了我的认知和心胸。”

    在爱好中,郑永吉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他希望成为一个水上项目推广人。郑永吉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世俗的强大,让你有想放弃的瞬间,但信念和梦想让你能重拾斗志。” 

    记者 邹鑫 被采访者供图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