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早晚高峰,这里总是堵得厉害,现在路宽敞了,通行顺畅了不少。”7月3日下午4点多,记者来到江北区环城北路-大闸路路口,每天上下班都会经过此地的董女士将以前和现在的通行状况进行了对比。 今年5月初,在市治堵办“民选民评”堵点乱点治理活动中,江北区治堵办通过收集舆情信息、部门征求意见等方式,梳理出了5个堵点。其中,环城北路-大闸南路路口是首批纳入整治范围的堵点之一。 高峰期人流车流密集,路口原设计暴露问题 环城北路-大闸路路口一直是拥堵路段,也是城市管理的痛点。作为外滩大桥和湾头大桥之间东西走向的通道,早高峰时,这里由北往南拥堵,晚高峰则由南往北拥堵。 江北交警大队秩序中队中队长葛樟青负责这个路口已有数年。他告诉记者,大闸路是上世纪90年代末建设的,之后逐步拓宽,随着周围地块的开发,住宅拔地而起,大量的居民涌入,加上机动车保有量增加,造成早晚高峰出行拥堵。 而随着车流量的激增,路口原有的设计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以前环城北路-大闸路西口为双向8车道(5进3出),东口为双向6车道(4进2出),由于车道规模不匹配,交叉口成为环城北路交通瓶颈,交通拥堵严重。另外,在改造前,路口内绿化导流岛占用了较大空间。由于交叉口过大,行人过街长度过长,安全性也较差。 通过优化设计,减少路口拥堵 江北区治堵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环城北路-大闸路路口一直是多部门重点关注的路段,近些年在一步步治理。2017年移走部分绿化,2018年-2019年配合环城北路大修,相关部门通过参与顶层设计,拓宽车道。交叉口东口拓宽为双向9车道(5进4出),取消了交叉口由东往南禁止左转的交通管制,提升了交叉口左转弯通行能力;取消交叉口南口一段中央绿化带,拓展交叉口空间,增加了1条车道,改善了大闸路南往北方向的拥堵情况。另外,根据路口潮汐车流的特性,优化了信号灯配时和相位模式,通过人工智能实时监控和路面民警实时汇报,根据车流量的变化作出调整,减少路口拥堵几率。 “同时,路口还取消了交叉口导流岛,整合交叉口空间,设置行人二次过街安全岛、非机动车二次过街设施。一方面防止逆向行驶,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非机动车左转弯时与右转车辆发生碰撞的概率,大大提高了行人、非机动车过街的安全性。”葛警官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机动车通行顺畅、有序,行人及非机动车也能按照路口指示进行二次过街,两者各行其道,秩序井然。记者 陶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