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宝康(右)在党员何建良家中走访。 |
|
7月7日,“东西部扶贫协作专题培训班”成员在邵家丘村“道德馆”取经。 |
7月7日下午2点,两辆大巴车开进余姚市临山镇邵家丘村。车上坐的是来自贵州兴义的“东西部扶贫协作专题培训班”的60余名成员,其中大多数是当地各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在邵家丘村“道德馆”转了一圈,他们想知道,这个在介绍中“以德立村,诚信致富”的村子,究竟是如何从无形的诚信中挖掘出巨大的能量? “道德馆”一角,邵家丘村党总支书记黄宝康笑眯眯看着大家掏出手机拍照“偷师”。正是他,在过去16年里和村民一起,将“诚信为本”四个字,变成像“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一样习惯成自然。 一个没有“可读性”的官微 7月7日下午1点43分,邵家丘村的官微——“美丽邵家丘”推送了一条最新消息“邵家丘村2020年6月份发票公示”。 在这个追求流量的时代,“美丽邵家丘”可能是“最没有可读性”的官微,自2015年12月开通以来,绝大多数推送内容是每个月的发票公示,包括每一张发票和每一笔往来账目。 以这样一种近乎“苛刻”的方式实行财务公开,是因为黄宝康对“人无信不立”这五个字有切身体会—— 如今的邵家丘村是2001年由邵家丘村、沈家丘村和哑潭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来。之前的1999年到2001年,黄宝康是邵家丘村(自然村)的村支书。 黄宝康从1994年开始办厂,算是“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当村支书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村里给的一年工资加补贴,共计一万余元,分给村里百来位80岁以上的老人。 没想到这事引起的“震荡”多年后仍未消散。2004年,合并后的邵家丘村党总支面临换届选举。黄宝康的名字不仅被再度提及,更是被寄予厚望。 事隔16年,黄宝康仍清楚记得,换届选举当天,他是以全票当选。事已至此,面对众人的殷切期望,他决定:干! 上任伊始,黄宝康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村里筹集了400余万元,打算在当时比较落后的哑潭片区修一条1公里长的水泥村道。因为对村干部不信任,有11户村民不让施工车从自家田埂经过。 “我到你家坐坐,听听你的想法。”听黄宝康这样说,11户村民心里是没底的。过往的经历让他们觉得,村书记怎么会到自己家来。没想到,晚上7点刚过,黄宝康真就上门来了。 “黄书记,我们对修路没意见,就想看看村干部是不是说话算话。既然你真的来了,那就开工好了。”村民说。 颇具戏剧性的一幕,不仅让黄宝康感受到村民的淳朴、善良,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诚信为本,竭诚履职的信念。 “用对了方法”的 “道德银行” 这次,“东西部扶贫协作专题培训班”来邵家丘村“取经”,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看看“道德银行”是如何运转的。 “道德银行”将道德积分纳入行业信用体系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都极为罕见。 2012年,邵家丘村作为余姚市“道德银行”首个试点村,为每户家庭建立道德积分档案,并列出“遵纪守法”“热心公益”等4大项15条规则,每年进行道德评定。道德评定优秀的家庭可获得银行免担保贷款、利率下浮等优惠。 村民陈明桥是“道德银行”首批信用贷款的受益者之一。 从前,他靠打零工、做农活为生,缺乏固定收入。2012年,他成功从“道德银行”贷款5万元种植6亩葡萄,如今年收入已有近30万元。 在邵家丘村得到成功实践的“道德银行”在宁波全市推广,并获得省委书记车俊,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国贤等领导先后批示肯定。 “以德换金”,凭什么在邵家丘村落地生根? “献爱心也好,讲诚信也好,道理大家心里都明白。只是光呼吁大家要讲道德、讲价值观太抽象,还是要把它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黄宝康说。 2008年,黄宝康带领村干部花费6个月时间走遍全村795户人家,为每户人家建立电子档案,实行动态管理。2010年,邵家丘村正式提出“以德立村”的口号,并成立了“老年爱心基金”,每年重要的节假日,还有老人生日,村里都会上门慰问。同年,邵家丘村还推出了“好婆婆好媳妇”评选,还大张旗鼓搞了现场颁奖仪式,当着全村人的面给“好婆婆”“好媳妇”发红包。 “谁不愿意当众受表扬?”黄宝康“利用”的就是人的这种心理。 “困难群众帮扶基金”“孝德基金”“党员关爱基金”“老年爱心基金”“单亲儿童基金”……在邵家丘村,关爱弱势群体的基金陆续建立,“做好人,讲道德”在村民中蔚然成风。 水到渠成,“诚信为本”的意识自然而然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 从不信任的压力 到信任的压力 黄宝康的以身作则,让村民切切实实获益的“道德银行”,彻底扭转了邵家丘村村民对村干部不信任的局面。 不过,对于今年58岁的黄宝康来说,不敢“躺”在这份“信任”上:“如果说以前村民不信任我们,我们有压力;现在村民信任我们,我们同样有压力。” 何以解压?“光靠我一个是不够的,必须建立一支让老百姓信任的队伍。” 过去,不少村民习惯将垃圾放到河边樟树下焚烧,屡禁不止。一次党员大会上,黄宝康忍不住“开骂”:“你们这些党员每天在干什么?” 坐在台下的党员王新祥听不下去,散会后主动跑到焚烧垃圾的村民家中做思想工作。 2016年,黄宝康将全村795户村民划分为30个“网格”,选出人头熟、情况明的村民代表、党员骨干义务担任“网格长”,要求做到村里大大小小的事24小时内必须有了解。 同时,30个网格还组建了30个微信群。黄宝康承诺:村民在群里反映的事,“2个小时内有回音,24小时内解决好”。 6月28日早上6点多,村民沈彩娟发现自家的葡萄田积水30多厘米,在群里发了求助信息,村主任带领小工马上到现场处置,不到两个小时,堵塞的排水管得到疏通,积水退去。 自我“加压”,换来的是2019年村干部通过微信网格群就及时回应解决村民诉求150余件,满意率实现100%;近三年测评中,村民对黄宝康的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其他村干部的满意率也均保持在76%以上。 记者 石承承 实习生 袁先鸣 通讯员 袁金溪/文 记者 崔引/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