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桶边督导员在进行二次检查。 |
“终于把记者盼来了,我们小区最近垃圾分类可认真了,欢迎随时来抽查,把‘最差’的帽子给摘掉。”“上一段时间我们没有做好,现在做得可好了。”前天上午,当记者来到海曙区古林镇维科馨院小区时,一群正在小区里休闲的阿姨围了上来,争相“自夸”。 垃圾分类质量提升很快 “其实我们小区不差的,被评上‘十差’,是部分人没做好,现在功课补足了,我带你去看看。”一位阿姨自告奋勇地要领记者去看。 说话间,小区物业一名负责人来了。“我现在连晚上做梦都是垃圾分类的事,除了志愿者,小区保安都在巡查,发现没有分好,立即纠正。你去看看,要是觉得不错,一定要给我们正正名啊。”这名李姓物业负责人说。 记者在小区里看到,每个垃圾投放处都有桶边督导员在值班。“我们都是天天守在桶边,开袋检查垃圾投放情况,分得不好的要进行二次分拣。这段时间,大家的分类情况越来越好,混投混放的情况基本得到了控制。”督导员张阿姨说。 记者查看了多个点位,发现垃圾分类的质量都不错。“之前来检查的时候,有些业主没有分好,这次我们全面宣传,对于个别居民进行上门指导,所以质量一下子就上来了,目前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该小区一名工作人员说。 “硬核”提升分类的成功率 维科馨院小区被评为垃圾分类“十差”小区后,古林镇政府非常重视,当即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小区采取一切措施提升分类质量,不能“拖后腿”。社区与物业等迅速制定整改措施,并在短时间形成合力。 “动员党员、社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员和督导员。同时,进一步落实党员、社工包片联户机制,将全社区划分5组,每组300至400户,安排专人分组开展垃圾分类针对性指导和监督。”维科馨院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该社区还进一步撤桶并点,形成闭环管理。6月8日,维科馨院外围商铺垃圾桶完成初步撤并,由原先18个点位变为12个点位,同时与商铺约定每晚8点统一由物业上门收取垃圾。同时不断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古林镇环卫站目前有厨余垃圾装运车4辆、其他垃圾装运车15辆,坚持分类装运,专车专运,杜绝混装。 “我们在垃圾桶边安装电子感应器,对前往倒垃圾的居民进行提示和垃圾分类宣传;在垃圾桶旁安装照明灯,解决夜间垃圾分类效果差的问题。后续计划在垃圾桶上方安装电子摄像头等设备,对屡次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的住户进行抓拍和上门教育等,以全面提升分类的质量。”维科馨院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徐浩跃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