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宁波老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7月24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亚琴: 与戏结缘的多彩人生

    61岁的吴亚琴来自象山石浦,是一位海边长大的渔家姑娘。她从小多才多艺,在学校里是文艺骨干。18岁那年,吴亚琴走出渔村,进入剧团,30岁到宁波文艺学校教授唱腔,后任小百花越剧团副团长、宁波文艺学校副校长。退休后,又进入宁波中华文化促进会任副秘书长和活动部主任,并在宁歌艺术学校教授戏曲唱腔,收获了一大批戏迷和学生朋友。

    海边有女初长成

    吴亚琴出生在一个大家族,家中共有十个兄弟姐妹,她排行老七。

    吴亚琴最开始接触戏曲,是受家中二姐的影响。二姐喜欢样板戏,加上部队就在家旁边,时常听到喇叭里传出京剧唱段。于是,二姐带着几个姐妹在院子里“角色扮演”,分段演戏。唱着唱着,吴亚琴的大嗓门也练出来了。有时候,出门忘带东西了,直接在山脚下喊一句,声音洪亮响彻山谷。

    吴亚琴长相灵气,一双大眼睛透露着求知的渴望,小学时她在班里不仅担任班长,还时常教授语文课生字。由于嗓子清亮,吴亚琴还担任了学校的领操员。

    两遇恩师勤学艺

    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浦镇文艺宣传队排演《半篮花生》,在镇里寻找合适的演员。正在上五年级的吴亚琴被选中担任一名孩童的角色。没想到,上初中时,吴亚琴再次遇到了《半篮花生》的选角老师,这位老师正是她人生中的恩师陈显庭。第一堂课,陈显庭老师就认出了吴亚琴。

    一个学期之后,陈显庭老师跟校方申请成立文艺班,把校园里有文艺才能的学生都放在一起集中辅导,他担任班主任,吴亚琴也被分到了文艺班。陈显庭教授学生拉二胡,拉小提琴,吹笛子,唱歌,跳舞等艺术课程。虽然没有系统学过钢琴,但吴亚琴经常抽空练习。

    走出渔村入剧团

    “我们家是渔民,读完书之后,女孩子都没有工作安排,除了当临时工人,就是嫁人当家庭主妇。”吴亚琴想到了家中的几位姐姐,她暗下决心,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高中毕业后,吴亚琴原本准备报考师范学校,当一名老师。不料考试前,吴亚琴遇到了改变人生轨迹的一件事。那天,吴亚琴被邀请到一所学校帮学生排演节目。结束后,吴亚琴跟校长道别,恰好碰到象山县越剧团的工作人员在学校里招演员,一圈寻找未果。随后,校长向剧团推荐了吴亚琴,吴亚琴便亮了亮嗓子。没过几天,剧团主要领导就到吴亚琴家中了解情况。思考后,吴亚琴决定加入剧团,她带上了一个木头箱子,里面装着一些随身衣物,挑上铺盖就出发了,坐了6个多小时汽车到达目的地。

    剧团生活对于年纪稍大的吴亚琴来说,基本功的训练是非常艰辛的,腰伤、腿伤都是常事。为了演好戏,她常常躲在角落里看戏,学习前辈的表演。19岁时,吴亚琴第一次上台担任角色,出演《泪洒相思地》里的书童一角。

    随着年纪的增长,吴亚琴开始慢慢向幕后发展。她自学了大提琴,担任幕后独唱,另外,吴亚琴还在剧团里负责一部分财务工作。

    用心灌溉桃李芬芳

    30岁那年,吴亚琴调到宁波文艺学校担任财务一职。艺校第一批越剧班(就是后来享誉全国的宁波小百花)缺少唱腔教师,由于有剧团幕后独唱的经历,吴亚琴被学校安排为唱腔老师。

    吴亚琴教授唱腔课程时, 会一边弹钢琴,一边教戏曲唱腔。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钢琴声,教室里传出的戏曲有了不一样的韵味。

    之后,吴亚琴又担任过小百花越剧团副团长、宁波文艺学校副校长,一直肩负培养新生戏剧人才的重任。

    宁波甬剧团的优秀青年演员苏醒、张欣溢都是吴亚琴一手发掘。“苏醒的父母跟我是老乡,招生时,看到苏醒后,发现小伙子身板、形象都可以,又出生于梨园世家,于是我就说跟我去宁波唱甬剧。而张欣溢那时在杭州艺校学芭蕾,有一副好嗓子,但考虑到芭蕾舞前途不明朗,她的母亲找到我,让她到我艺校来唱甬剧。”

    共同爱好结友谊

    吴亚琴还担任过小百花越剧联谊会会长,共同的爱好也让她与戏迷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她为了让戏迷爱好者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连续5年特地组织安排戏迷专场演出,让他们上台过过“演出瘾”。

    有一年在白云剧院,有11支戏迷团队报名参加,吴亚琴是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为了戏迷队伍顺利演出,戏迷们需要的道具、服装、音响、字幕等,吴亚琴都提前帮忙准备好,持续几天的15台大戏获得圆满成功。

    吴亚琴还经常组织戏迷聚会,互相交流切磋指导练唱,提高戏迷的技艺吴亚琴说,正因为有共同的爱好,有缘大家相识相聚,见了面都分外亲切。

    记者 徐丽文 实习生 李灵珊 胡雨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