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广春 近日,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培育小店经济试点城市(区)100个,赋能服务企业100家,形成人气旺、“烟火气”浓的小店集聚区1000个,达到“百城千区亿店”目标。专家表示,激发小店经济活力,畅通城市经济活动的“毛细血管”,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大举措。 7月23日《经济日报》 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大润发等外来和本土大中型连锁超市,一般选择在城市最繁华、人员最密集、房租最昂贵的“黄金码头”安营扎寨。家门口从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家庭服务、配送服务等行业的社区便利店,从地理位置到销售方式、经营规模、资金实力等,都无法与大型连锁超市相提并论。但这些小店因为打的是“熟人牌”,注重品种齐全、价格亲民及其延时、附加服务,虽夹缝中谋生,也在小区居民中占有一席之地。 商务部等7部门计划激发小店经济活力,畅通城市经济活动的“毛细血管”,意义不可小觑。截至2019年底,全国注册小店8000多万户,带动就业约2亿人。看似规模不大却星罗棋布的小店,竟然带动约2亿人就业的数据,小店经济的重要贡献可见一斑。激发小店经济活力,与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是异曲同工,也是殊途同归。 美团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中国小店韧性报告》显示,在美团的百万小店演绎出百万种特质与活法,共同塑造了中国经济的独具一格的生机与活力。因为疫情,广州老店孖记士多去年年三十的营业额骤降,最差时连房租和员工工资都覆盖不了。但上了美团外卖后,孖记士多订单量从日均不到10单飙升到日均200多单。疫情期间,大超市关门歇业,百姓对小店有了更多依赖和亲近感,小店经济展现了超乎想象的韧性。 商务部等7部门旨在各类小店聚集区增加商业设施资源供给,推动相关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通过推动小店服务升级,鼓励各类小店聚集区根据自身优势开展服务升级。小店经济是满足民众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小店聚集区提质升级,在重视“保”与“稳”的基础上,把小店经济发展摆在重要位置,通过赋能服务企业,激发小店经济的潜能,增强小店的抗风险能力,让小店经济步入“快车道”,满足小店经营者和居民群众基本生活的需求。 激发小店经济活力,需要政策给力,更需要强大的功能扶持。本钱小、经营活、利润薄是小店的特点,也是小店开业易、关门快的弱点。政策部门放宽准入条件,促进生产企业和供货部门对小店“法外施恩”,街道、社区提供良好的环境,满足小店经营主体降低经营成本、优化经营策略的愿望,相关部门对小店经济从业者给予更多便捷和优惠,需要各方勇于尝试,积极施策,小店经济才有希望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