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7月2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线银线绣成“非遗”

金银彩绣制作的清明上河图(局部)。

一针一线中,华丽的金银彩绣作品慢慢成形。

金银彩绣用到的各类线。

宁波城隍庙里塑像上用到的金银彩绣垂帷。

金银彩绣制作的鼠年生肖装饰品。

裘群珠在参与制作金银彩绣。

金银彩绣用在了婚庆用品上更显喜庆。

    “前不久重新开放的宁波城隍庙里,有我们设计制作的金银彩绣作品,人们前来参观都爱拍照留念。”说起自己参与的宁波城隍庙的修缮项目,宁波金银彩绣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裘群珠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为了城隍庙的修缮工程,裘群珠带领的团队费了不少心血。虽然其中使用到的金银彩绣部分不是特别多,但都是处于比较醒目的位置,因此裘群珠带领研发团队几易其稿,结合城隍庙的特色文化,加入吉祥如意等设计元素,然后一针一线将其缝制出来。

    作为宁波市“三金一嵌”的代表性工艺之一,金银彩绣是用含金量20%的金线和含银量20%的银线结合各色彩线,在真丝质地的面料上刺绣成手工艺品的一种技法,经国务院批准于2011年6月7日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代著名学者赵朴初曾题词赞为:“斟古酌今,裁云剪月;奇花异草,妙笔神针。”

    1969年出生的裘群珠,15岁就拜师学习金银彩绣技艺。对于刺绣,裘群珠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因此愿意苦心专研。不会的针法,总要找上年纪的绣娘讨教学习,直到掌握熟练为止。同时,裘群珠开始四处寻找并收藏保护明清时期的金银彩绣作品。

    2008年,裘群珠决定把金银彩绣技艺发扬光大,“不然等到老一辈的绣娘都绣不动的时候,仅靠我一人之力是无法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的”。在裘群珠的张罗下,很多原本无活可做的绣娘被召集起来,金银彩绣的作品也逐渐又有了销路。

    后来,裘群珠前往苏州、四川等地了解苏绣、蜀绣等手工艺的传承方式和保护措施,编制了宁波金银彩绣发展计划书。2011年,裘群珠创作的作品《甬城元宵图》获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如今,裘群珠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的研发与创新,赋予金银彩绣新的时代特征,让其更贴合当代百姓生活。

    裘群珠在2010年创办了宁波金银彩绣艺术馆,用来向公众展示古代与现代的各类金银彩绣作品。如今,她又有一个更宏大的目标,那就是用一年多的时间里,筹建一所宁波金银彩绣博物馆,用更大的场地来展示金银彩绣的历史与文化,让这一古老“国宝”在逐渐被公众所熟知后能够再次飞入寻常百姓家。

    记者 张培坚 文/图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