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有红斑点的白桃到了正好采摘的成熟度。 记者 崔引 摄 |
在海曙区章水镇郑家村管理了五年白桃林,47岁的郑幸朝说,因为难“伺候”,五年里已经“逃”了三位师傅。 洒下的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费。从7月26日开始,白桃正式开采,预计产量在5万公斤左右。 外行摘桃就像“拆盲盒” 7月27日下午1点,天气阴沉且闷热,狗都趴在地上有气无力。位于郑家村的白桃林,工人们刚刚收工,围在简易房的水槽前,抹把脸,消消暑气。 白桃林地处山间,总共有50亩,眼下陆续成熟采摘。工人们说,早上5点就已经开工。 摘桃不是件轻松的事,首先要克服蚂蚁发起的“攻击”。钻进白桃林,尚未适应在茂密的桃叶间行走,就感觉手和脚上裸露的肌肤一阵痒。低头看,不知什么时候,蚂蚁已经爬上来。 工人有经验,每次进桃林,都是全副武装:头戴遮阳帽、身披长袖衬衫、脚套长筒雨靴。只是,躲得过蚂蚁,却躲不过闷热、不透气。 和枇杷一样,白桃被“藏”在油纸袋里。对于外行,摘桃,就像是拆盲盒一样。 记者小心翼翼拿两根手指尖捏了捏,似软非软,似硬非硬;稍稍使了把劲,白桃干脆直接掉了下来。 一旁,工人看得直乐,手上摘桃的节奏却丝毫不乱。一眨眼的工夫,就摘下小半筐。 工人倒是不吝传授摘桃的“秘诀”:看着纸袋鼓鼓的,然后用手托住,有种“烘烘响”的感觉,摘的时机就刚刚好。 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工人在油纸袋上撕开一个小口,白桃的表皮出现了零星的红色斑点。 所谓“时机刚刚好”,通常是说七分熟。预留分拣、运输的时间,送到食客们的嘴里,口感同样“刚刚好”。 梅雨拼命“放水”,白桃个头“缩水” 工人刚抬着“透骨新鲜”的白桃回到简易房,就有客户驱车来提货,一拿就是十几二十箱。 看得出这是个老主顾,打量了几眼已经装箱的白桃,就说:“感觉个头没有去年那么大。” “都被前段时间下雨下‘死’了。”郑幸朝无奈地摇摇头。 和常见的水蜜桃比,白桃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个头大。最大的,一只就有一斤重;七八两重一只的更是比比皆是。 最靠近简易房的几棵白桃树,郑幸朝早早用木棍支起枝条,就是担心等到白桃成熟时太重,压弯了枝条。 “千算万算,没算到今年的梅雨会下得那么凶。”郑幸朝说,临近白桃成熟时,雨下得越多,果实就长得越快,但个头反倒不如平时,“目前摘到过的最大的也就七八两。” 相比白桃个头“缩水”,更让郑幸朝和工人们担心的是,前期雨水充沛,后期阳光充足,无形中加速了白桃的成熟速度,很容易轻轻一碰就落果。 郑幸朝估计,今年的产量在5万公斤左右,和往年差不多;不过,往年整个采摘期可持续半个月左右,今年由于白桃成熟比较快,采摘期会略有压缩。 好在白桃的主要销路并不依靠零售市场,而这些年来一点点积攒下的企业订单,受市场影响不会那么明显。 “主攻”大客户,郑幸朝说,一方面是因为和普通水蜜桃比,白桃产量不算高;另一方面是因为这是来自日本的品种,在口感的鲜甜、爽脆上蛮有辨识度,市场售价会比较高。 管理太难,五年跑了三位师傅 个头大、口感鲜甜、爽脆……听起来白桃可以拥有更广阔的市场,为何会是如今这般“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 郑家村的白桃林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郑幸朝管理白桃林也已经有5年了。他说,光是自己来了之后,管理这片桃林的师傅就跑了三位。 “不好种啊。”郑幸朝说。 为了让果实吸收更多养分,长得更大、更甜,白桃树每年都需要修枝。曾经有师傅直接从枝条顶端下手,结果却是“一剪没”,当年整根枝条上一颗果都没结出来。 每棵桃树保留的枝条数量也很有讲究,通常一棵树会留120根左右的枝条,这样才能确保长出来的白桃个头够大。 在郑幸朝看来,栽种白桃,最难的还要数施肥的时机,就像有句话说的“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否则果实成熟后很容易裂开。 正是因为如此“讲究”,使得白桃种植的规模不容易扩大。郑幸朝说,其实本土也有白桃品种,但在口感上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 眼下,郑幸朝还面临着一个挑战:通常一棵白桃树的“寿命”在13-14年,最早种下的一批白桃已经到了“老年”,接下来要着手培育新的幼苗,“大约要花4年才能结果。”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史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