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读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7月29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没有民族乡,没有民族村

城市民族工作“宁波样本”是如何打造的?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米娜工作室”少数民族师生合影。

    我市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输入型散居地区,现有53个少数民族成份(没有珞巴族、乌孜别克族),少数民族人口53.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6万人、流动人口50.1万人,没有民族乡、村。

    5年来,宁波努力推动城市民族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努力打造城市民族工作的“宁波样本”,被国家民委确定为首批“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全国首个城市民族工作地方标准《城市民族工作服务指南》获批立项,7家单位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宁波到底是如何做好民族工作的?7月24日,我们走进了北仑区的两个社区,听听他们的做法。

    “五位一体”,为民族小花插上成长的翅膀

    正值暑假,如果不是疫情影响,北仑区小港街道谢墅社区新棉民族少年宫里应该是一片欢声笑语。

    “我们假期会开设假日学校,社区的少数民族孩子可以在这里上各种课程,可热闹了。”社区工作人员说。

    一个农村社区专门为少数民族的孩子设一个少年宫,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第二课堂”,这让很多城里的孩子都觉得羡慕不已。

    谢墅社区位于城郊接合部,下辖新建村、新棉村、新模村、新政村和新权村共5个行政村,整个社区居住着来自24个少数民族的1651名同胞,其中未成年人有150多人。

    本着“把孩子服务好了,就能把一个少数民族家庭服务好了”的理念,谢墅社区聚焦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新生代健康成长,试点创建“五位一体”协同机制。从重点引导流动少数民族群众积极适应流入地城市生活,转向关心关注关爱流动少数民族下一代融入成长,探索构建以“家庭成长、学校提质、企业体验、农村实践、社区服务”为核心的“五位一体”协同机制,为民族小花插上成长的翅膀。

    “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就能安心工作,孩子还能带动整个家庭更快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社区工作人员说。

    着力营造各民族未成年人共居、共融、共学、共乐的“精神家园”,有效筑牢共同接力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根基和信念之魂,这就是“小手牵大手”的民族团结理念。

    在谢墅社区民族工作“五位一体”展厅的墙上,我们看到的是少数民族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少数民族孩子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一旦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也会特别受大家喜欢。”

    “我们社区的企业,员工的稳定性比较高,孩子的问题解决了,他们就没有了后顾之忧。”社区工作人员说。

    “四微”建设,精细化服务换真心

    走进北仑新碶街道芝兰社区,整个一楼都被布置成了北仑区民族工作展示中心,显然这是一个民族工作做得特别出彩的社区。

    宽敞的展示中心,到处充满了民族气息,从工作成果展示到少数民族的文化展示,在里面走上一圈,就可以详细了解芝兰社区以及整个北仑的民族工作成果。

    与谢墅社区不用,芝兰社区地处北仑区城关中心,目前居住着12个少数民族,共计458位同胞。

    2014年以后,为实现少数民族同胞进得来、留得住、融得进、有发展,北仑区率先开展民族工作“四微”建设试点工作,发展微组织、开辟微窗口、建立微热线、打造微平台。

    “四微”工作法在芝兰社区率先落地,以精细化服务凝聚少数民族同胞真心。

    “比如,我们社区在原有的民族之肴特色餐饮小组、民族联谊小组等组织的基础上,于2018年新成立‘红霞民情驿站’,积极发挥回族商家丁红霞政协委员的身份优势,挖掘收集倾听民族同胞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社区工作人员说。

    “我们在社区的公共服务大厅,专门设置了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障‘绿色通道’,由专人陪同办事居民依据流程办理相关业务,对于年龄较大、沟通不便的同胞,社区可第一时间通过‘微平台’寻找外援,利用微信视频等方式提供翻译解说服务。”

    “我们开通‘微热线’,三路民族服务热线,分别连接区、街道、社区三级统战联络员,小到住房漏水、大到子女入学积分等问题均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指路明灯’,三路热线被少数民族居民亲切地称为暖心热线。”

    “我们积极打造‘微平台’,由社区牵头,组建民族之家微信群,吸纳社区统战联络员、民族党员骨干,石榴籽志愿者、民族商家等热心人士进群,辅助‘微组织’‘微窗口’等开展同步翻译、业务代办等工作。你看,今天早上,就有少数民族商户在群里问小微企业补助的事情,我们给他进行了解答。”

    芝兰社区党支部书记李静琦说,在芝兰社区,长年都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活动,社区居民一起表演节目、学做美食,学习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其乐融融。

    经过社区多年的努力,实现了“管理-服务-供养-反哺”。

    “我们民族餐饮店伊来顺的老板丁红霞在店里设了环卫工人爱心茶水点,每年冬天,还免费赠送羊汤、馍等食品给有需要的人。2018年,我们各民族商铺及成功人士还成立了‘民族同盟专项公益基金’,用来帮扶弱势群体。2018年5月12日,我们成立了石榴籽志愿服务队,目前该志愿团队已有成员100多人。”李静琦说。

    芝兰社区只是北仑民族工作的一个窗口,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北仑4.2万少数民族同胞工作生活的幸福指数。

    打造城市民族工作“宁波样本”

    去年“十一”前夕,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北仑区委统战部荣获我市唯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而北仑只是宁波的一个缩影。

    5年来,我市针对新时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途径。

    在创新“四微”“五位一体”平台基础上,提炼了全国首个基层民族工作地方标准《城市民族工作服务指南》,形成了可复制、可嫁接、可参照的城市民族工作“宁波样本”。

    创新融入发展平台,借首批“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建设,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市民化。2019年,我市开展了少数民族通用语言教育培训工作,有效促进了来甬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高质量办好内地新疆班、西藏班,深化对内地民族班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质量、管理服务在全国名列前茅。今年来,围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硬两战赢”目标,推进与民族地区的劳务合作,着力破解民族相关企业返岗难、招工难问题,有力推进了企业复工达产。

    创新民族事务治理手段,搭建市级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逐步实现“一窗受理、全城通办”。

    民族团结,花开正艳。今年6月29日,浙江省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杭州召开,宁波的5个模范集体、7个模范个人受到表彰。接下来,宁波将形成人人讲民族团结、行行促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加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作出新贡献。

    记者 戴晓燕 实习生 袁先鸣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