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X档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7月3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24岁女孩深夜遇害 凶手“人间蒸发”

18年后,这起陈年积案终被海曙公安破获

董某林(左二)被押解回甬。

通讯员供图

    “这么多年过去,有没有想到,宁波公安还是找到你了?”

    午夜12点,列车车厢里一片寂静,再过2个小时,这辆从甘肃兰州始发的列车将抵达目的地宁波。海曙公安刑侦大队民警李海兵侧头看了眼董某林,打破沉默。

    “想过。”董某林愣了半晌,喃喃道。

    18年前,海曙区南郊路一条小巷里,24岁女孩周某被强奸杀害。受限于当年的侦查条件,案件始终没有进展。今年7月18日凌晨2点,随着列车缓缓驶入铁路宁波站,这桩积压了18年的命案终于告破。

    7月30日上午,在宁波市公安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该案的侦破过程及部分内情。

    1

    海曙的一条小巷里

    24岁女孩被发现时已遇害身亡

    2002年4月13日下午,海曙区南郊路25号对面花坛里,24岁女孩周某被人发现遇害身亡。警方勘查现场后认定,这是一起强奸杀人案。根据法医判断,案发时间为4月12日晚上9点至10点。

    案发现场位于南郊路与立交路之间的一条小巷,砖石垒起的花坛紧挨着东侧墙面,周边老宅林立。被发现时,周某身上盖着3块三夹板,小巷南端拐角处有一处长40厘米的血迹。小巷中间地面上有点状血迹分布,从南端拐角处一路延续到北端。

    周某是奉化莼湖人,长相清秀,当时在宁波城区的一家服装厂打工,小巷外的立交路是她每日上下班的必经之路。

    案发后,海曙公安当即成立专案组,对现场进行多次勘查,提取相关痕迹物证,同时在周边展开拉网式排查。

    现任海曙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的宋如浩是当年参与侦办该案的民警之一。据他回忆,当时他跟同事们一起走访了南郊路方圆一公里内的所有男性住户,还从周某的工作地、居住地入手,将所有与其有过接触的男性逐一排查。

    4个多月下来,民警们的记录本写了一本又一本,走访人员的细节一遍遍在他们的脑海里滚动,可始终找不出关键线索。案发现场采集到了各类物证10余件,可受限于当时的刑侦技术,物证比对方面也没进展。

    2

    18年里办案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

    但他们从未放弃侦查这起命案

    18年过去,城市日新月异,南郊路旁的几排老宅早被拆除,几乎不再有人知道那里曾经发生惨案。这期间,海曙公安分局的刑侦大队大队长换了3任,当年的办案民警也大多不在这个岗位了。可这桩久久未破的命案,如同压在大伙儿心头的一块大石。

    办案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可每一年他们都会将此案的相关信息拿出来重新梳理研判,坚持定期分析线索,比对痕迹物证,排摸调查可疑人员。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随着刑事技术的发展,该起命案的侦查工作终于迎来转机。今年3月,警方发现一条重要线索,远在甘肃兰州的48岁董某林有重大作案嫌疑。

    随即,海曙公安迅速制定详细方案,与兰州警方取得联系,于7月18日顺利将董某林押解回甬。

    “该来的,还是来了。”在回甬的列车上,董某林向民警李海兵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3

    凶手偶遇女孩心生歹意

    18年后终于落网

    董某林老家在甘肃兰州。年轻时,他去过很多城市,后在广东落脚,靠给人打零工维持生活。2002年3月,他来到宁波,想搞点小生意做做。

    那是2002年4月12日夜里。据董某林说,当晚他途经南郊路时遇到一个熟面孔,就是遇害者周某。那一个月里他与这个女孩偶遇了两三次,也聊过天。那一晚,再次相遇的两人结伴同行。在经过南郊路25号时,董某林心生歹意,将女孩硬拉到小巷里。

    “别叫!你最好听我的!”董某林边拽她的衣服,边低声威胁。面对身高1.8米的董某林,女孩拼死抵抗,可根本没有用。

    为何还要取人性命?董某林回忆称,因为当时暴露了身份,他担心对方会去举报,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其勒死。事后,他把尸体拖到四五十厘米高的花坛上,用3块三夹板将其掩盖。

    次日,他曾来到现场,当看到案发地拉起警戒线后悄然离开,隔一日便乘坐火车四处逃亡。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董某林18年后被押解回甬,这起积案终于告破,被害人周某得以瞑目。

    记者 陈烨

    通讯员 段晓鹏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