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艺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7月3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37位明代名人的书信将被拍卖

其中包括丰熙、黄尊素、李棡​三位宁波人
热心人希望这些信札完整回到宁波,有人提议放在天一阁

“明贤忠烈信札专场”拍卖会将于8月8日举行。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古代,书信被赋予重要使命和意义。近日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宣布,将于8月8日在杭州举办一场名为“明贤忠烈信札专场”的拍卖会,届时将有37位明代名人的手写书信进行现场拍卖,其中包括多位宁波籍贤士。

    这么多珍贵书信集体面世,引起了不少宁波人的强烈关注。

    多位宁波籍明代名人书信将拍卖

    杭州的一场拍卖会,为何受到宁波人的瞩目?

    记者了解到,拍卖会上的书信涉及明代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万历、崇祯、南明弘光、隆武、绍武等时期,写信人是37位明贤忠烈:钟同、丰熙、夏言、徐文华、杨慎、熊廷弼、左光斗、黄尊素、李棡……每人一信,共计4册115页(含题跋39页),被集结成《明代名人信札册》(以下简称《信札册》)。

    其中,丰熙、黄尊素、李棡三位都是宁波人。他们到底是什么来头?

    官方资料显示,丰熙因带头参与嘉靖朝的“大礼”议被贬镇海卫,死于戍所,他是宁波忠义之士的代表之一,也是甬上望族丰氏的代表人物;黄尊素是大学者黄宗羲的父亲,“东林七君子”之一,因上疏事被魏忠贤削籍归里,不久被逮入诏狱,受酷刑死;李棡是崇祯十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李自成起义,清兵入关,李辗转归故里。鲁王起兵,李应荐出任礼部主事。不久师溃,李隐居不出。1648年谢三宾告发,宁波兴起大狱,李押送至杭州,后赎出,居杭州绝食而亡”。

    中国文明时代虽然久远,但直到清末才有了邮政。在此之前,官方文书和军事情报是由官差或士卒骑快马通过专有的驿道、驿站逐级传送的,速度不慢。而民间书信的传送就困难多了,尤其在乡村,通常一年半载甚至几年难得通一次信。本次拍卖的《信札册》内容涉及广泛,涵盖文人生活、学识观点、朝政时局等众多主题,很是珍贵。

    其中部分书信曾由范钦裔孙收藏

    这些书信之所以成“册”,其由来也与宁波有关。

    公开信息显示,此《信札册》在清末由宁波人童揆尊收藏。童揆尊是月湖银台第主人童槐的第五子,喜收藏,擅书法,精鉴赏。收得此册后,他还邀请当时的名人学士对每一封信的作者进行了考证,遂形成今天每封信后的“题跋页”。

    记者注意到,这些书信中,题跋者是宁波人的有9件,12封信的题跋页上还有童揆尊的自跋,并且有3件跋了两次。

    在童揆尊之前,这些信有相当一部分被清乾隆年间的宁波人范永祺收藏过。范永祺是天一阁“阁主”范钦的裔孙。此人在当时非常活跃,与众多名流如钱维乔、阮元、袁牧等交往甚密。他继承了先人藏书之志,喜欢收藏明清名人信札,数量达1000多封,尤其注重忠杰之士的手迹,曾藏数百封,并将部分刻石。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信札册》有两页总题跋,作者分别是吴德旋和王曰升,其中王曰升是宁波镇海人,擅书法,精鉴赏,收藏法帖书画甚富,晚年德高望重一方。

    “忠义之城”的悠悠乡愁 何时回家?

    宁波是一座“忠义之城”,历来注重褒扬忠杰之士,明末清初更是出了一批仁人志士,如张苍水、钱肃乐等,这件《信札册》的出现就是一个明证。

    据悉,从范永祺的收藏到童揆尊的继藏和增藏,亦可反映宁波收藏文脉的延绵不断,这对于研究宁波地域人文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于考察明末清初士人的道德、艺术与生活也有一定的价值。信札中相当一部分人物的手迹世不多见,因而能极大地丰富书法史的内容。此外,从册中亦可得见明清尺牍的形制、礼仪文辞、用笺等信息。

    在采访中,有读者反映,这件《信札册》并非整件拍卖,而是分开拍卖。同时记者也注意到,在拍卖公司发布的“明贤忠烈信札专场”官方信息中,对拍品的表述中设置了“950-987”的编号。记者致电西泠拍卖杭州总部咨询,工作人员确认了这个说法,根据安排,“将根据编号逐个拍卖”。

    根据业内预测,这37位明贤忠烈的书信分开拍卖,很可能落入不同藏家手中,再度集齐只会难上加难,这份让人牵绊的“乡愁回家路”会不会越走越远?对此,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不少宁波业界人士和普通市民都关注到了这则拍卖信息,他们纷纷表示,衷心希望这件《明代名人信札册》能够有机会完整地回到宁波,有人甚至已经想好了安放的地方,提议放在天一阁博物馆。

    如果读者有出资意向,请拨打宁波晚报热线电话87777777,我们愿意为您牵线搭桥!

    记者 谢舒奕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