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绘图 吴玉涵 |
□胡杨 有三个: 首先,宋江看中了柴进的身份。 如果柴进能够上梁山,那么,以柴进的贵族身份,对于宋江优化梁山结构、壮大宋系人马、推行招安路线,无疑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事实也是如此。小说第七十二回,宋江想去东京以看灯的名义来寻求招安的路径,宋江点的第一个随行人员,就是柴进。 而柴进也不含糊,到了东京城后,竟然设法混入了大内禁苑,从睿思殿的屏风上,挖掉了被列为四寇之首的“山东宋江”的大名,从而直接向道君皇帝表明了梁山的心迹。 接着,柴进又两次陪着宋江去见李师师,想通过李师师的关节走走招安的捷径,向道君皇帝告一道招安的赦书。可以这样说,在梁山寻求朝廷招安的过程中,柴进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其次,宋江看中了柴进的财赋。 小说第五十四回,柴进被从牢里救出之后,宋江就让众人把柴进扶上车里睡了。然后,又叫李逵、雷横把两家老小和夺转的家财,一共有二十余辆车子,先护送到梁山泊去。这书中所说的两家老小,就是指柴皇城与柴进这两家的老小。而那些夺转过来的家财,就是柴皇城与柴进两家的家财了。 各位看官,这宋江救柴进所采用的手段,与赚取李应上梁山时的做法,是不是非常的相似? 第三,宋江可以在江湖上博得个好名声。 为了营救柴进,宋江与晁盖两人曾有过一番对话。从这段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宋江下山去救柴进,至少可以博得这样两个好处: 一是,让人觉得宋江重情。 晁盖要下山去救柴进,宋江就对晁盖说道:“哥哥是山寨之主,如何可便轻动?” 宋江的言下之意,就是你晁盖哥哥贵为山寨之主,这种下山救人之类的小事情,就由小弟我宋江来代劳就可以了,你晁盖哥哥大可不必亲自费心了。 由此就可让人觉得,宋江对兄长晁盖是如何的尊重,宋江是如何的重情。 二是,让人觉得宋江重义。 为了强调宋江下山救柴进的理由,宋江还对晁盖说道:“小可和柴大官人旧来有恩。” 宋江的言下之意,就是正因为柴进曾有恩于我宋江,所以,现在柴进有了难,我宋江理应全力以赴地前去营救才是。否则,就毫无兄弟情义可讲了。由此就可让人觉得,宋江对兄弟柴进是如何的重视,宋江是如何的重义。 所以,这宋江设计逼迫柴进上梁山,可以说是既赚了人又赚了财,更赚了名,一举三得,收获颇丰。 这就是那个想在梁山立德、立功、立名的宋江的所作所为。而宋江,也正是凭借着逼迫柴进上梁山这样的机会,来进一步巩固并提升自己在梁山上的地位,并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虽然,宋江这样做的目的,是完全不可能公布于众的。于是,这柴进上梁山当草寇,也就当得感恩戴德,当得心满意足了。 柴进是梁山泊里唯一的贵族。小说第九回写柴进的出场,就写得非同一般。 林冲刺配沧州途中,前去拜访柴进不遇。林冲正在郁闷间,只见远远的从林子深处,闪出了一簇人马。 小说写道:“那簇人马飞奔庄上来,中间捧着一位官人,骑一匹雪白卷毛马。马上那人,生得龙眉凤目,皓齿朱唇,三牙掩口髭须,三十四五年纪。头戴一顶皂纱转角簇花巾,身穿一领紫绣团胸绣花袍,腰系一条玲珑嵌宝玉环绦,足穿一双金线抹绿皂朝靴。”这个龙眉凤目、骑着白马、足穿金线抹绿皂朝靴的好汉,就是闻名江湖的小旋风柴进。 这柴进端的是一表人才、气度非凡。我们再来看柴进的庄园。 林冲走了二三里地,只见绿柳荫中显出了一座大庄院。四周围着一条阔河,两岸都是垂杨大树。这庄园建得十分的气派,用小说的原话说是:“门迎黄道,山接青龙”,“朱甍碧瓦,掩映着九级高堂;画栋雕梁,真乃是三微精舍。不是当朝勋戚第,也应前代帝王家。” 从柴进庄园的规格可知,这绝非是个寻常人家。我们再来看柴进的身世。 小说借酒店主人之口,这样说道:“你不知俺这村中有个大财主,姓柴名进,此间称为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唤做小旋风,他是大周柴世宗子孙。自陈桥让位,太祖武德皇帝敕赐与他誓书铁券在家中,谁敢欺负他?” 可见,这柴进的身世十分的显赫。满朝之中,无人敢欺负他柴进。所以,当柴进明白了宋江的来意之后,才敢这样对宋江夸口道:“兄长放心。遮莫做下十恶大罪,既到敝庄,但不用忧心。不是柴进夸口,任他捕盗官军,不敢正眼儿觑着小庄。”而且,还安慰宋江道:“兄长放心。便杀了朝廷的命官,劫了府库的财物,柴进也敢藏在庄里。” 但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正是这样一位血统高贵、拥有免死金牌的贵族子弟,最后却上了梁山落了草,当了个山大王。 那么,柴进怎么会上山落草的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高俅的叔伯兄弟高廉是高唐州的知府,高廉的小舅子殷天锡看中了柴进叔叔柴皇城的后花园,想据为己有。殷天锡不但气死了柴皇城,而且还对柴进大打出手。李逵路见不平,几拳打死了殷天锡。李逵逃走后,高廉就将柴进关进了大牢。宋江为了营救柴进,发兵高唐州,杀死了高廉,救出了柴进。于是,柴进就上了梁山落了草。 从柴进上梁山的经过来看,这柴进之所以会上梁山,好像完全是受了高廉的迫害,差点丢掉了性命。所以,被宋江救出大牢之后,才不得不上了梁山。 那么,事实的真相果真如此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透过小说叙事的表象,我们不难发现,其实逼迫柴进上梁山的幕后操手,并不是高廉,而是宋江。 我们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且看宋 江是如何来救柴进的。 听说柴进被高廉关进了大牢,宋江他们便商议如何去救柴进。小说第五十二回写道: 晁盖道:“柴大官人自来与山寨有恩,今日他有危难,如何不下山去救他?我亲自去走一遭。” 宋江道:“哥哥是山寨之主,如何可便轻动?小可和柴大官人旧来有恩,情愿替哥哥下山。” 于是,梁山就派了林冲、花荣、秦明、李俊等十二个头领,带领马步军兵五千,作为前队先锋;宋江、吴用和朱仝、雷横等十个头领,带领马步军兵三千作为策应,前去高唐州营救柴进。 好家伙,这宋江下山去救柴进的阵势着实吓人,竟然动用了梁山二十二位头领和八千军马,用小说的原话说是“端的枪刀流水急,果然人马撮风行”,这声势不可谓不浩大了。 其实,如果宋江真的要去救柴进,那么,他完全没有必要这样的兴师动众,只需派个戴宗下山就可以了。 因为,柴进拥有誓书铁券,虽然李逵路见不平打死了殷天锡,但事情还是有回旋余地的。一来柴进并不是打死殷天锡的真凶,二来殷天锡确实是行凶作恶在前,所以,事发后柴进才会让李逵先走,自己留下来处理善后。柴进是这样对李逵说的:“我自有誓书铁券护身,你便去是,事不宜迟。” 所以,宋江完全可以让戴宗走一趟沧州横海郡和高唐州,帮柴进借助那誓书铁券的特权,来逃过这个劫难。 这样一来,柴进仍旧可以在沧州横海郡里,过他逍遥快活的日子。同时,也可以继续利用手中的特权,来庇护接济天下的英雄好汉,来为梁山所用。 应该说,如果宋江用这样的方法来救柴进,那么,梁山所花费的成本是最低的,效果也是最好的。可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宋江却偏偏不想这样做。 宋江好像对柴进时时挂在嘴边的那个誓书铁券视若无物,反而要去选择那风险最大、成本最高的办法,也就是发兵攻打高唐州,来营救柴进。那么,工于心计的宋江,为什么要如此反常地采取这种最不经济的方法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如果宋江这样做的话,就可以直接坐实柴进连通梁山泊的罪名,彻底断绝柴进的退路,最后将陷入绝境的柴进赚上梁山。 果然,从高唐州获救后的柴进,真的感恩戴德地跟着宋江上了梁山,从而完成了自己从“贵族”到“草寇”的身份巨变。而宋江,则在弹指一挥间,又完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么,宋江为什么要逼柴进上梁山呢?我们觉得,宋江这样做的目的无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