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聚焦余姚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8月09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量级专家聚焦余姚井头山遗址

对现场的每件遗物都很感兴趣,不时拿出手机拍照片

▶专家参观井头山发掘现场。

    昨天,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家、中国海底科学奠基人之一金翔龙,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刘曙光,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赵辉,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柴晓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执委姜波,以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刘斌、方向明、孙国平等专家齐聚余姚井头山。

    今年5月30日,余姚井头山遗址公布考古发掘成果。作为中国沿海迄今发现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贝丘遗址,距今8000年的井头山立时万众瞩目。

    两个月来,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主持下,本期考古发掘收尾工作基本完成。随着更多文物的发掘与研究的深入,井头山遗址考古领队孙国平提出,井头山遗址代表的沿海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是中国海洋文化最主要的源头。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对现场每件遗物都很感兴趣,不时拿出手机拍照片。“每一件都在启示我们远古时代老祖宗怎么生活。”金翔龙在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发掘现场和出土遗物看,井头山遗址更接近海洋文化。“地理上看,这个位置正好处于四明山和四明余脉之间的小峡口,应该是个古老的港湾,有适合人类居住的自然条件。附近有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等环绕聚集,这不是偶然。”

    金翔龙表示,“作为有着8000年历史的史前人类遗址,井头山可以说是中国海洋文明的源头之一。后来可能随着海平面上升而淹没。住在这里的人类迁到了附近别的地方。”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执委姜波表示,井头山遗址是一次重要发现,中国沿海存在大量的贝丘遗址,以往国内考古界比较少关注,但在世界上,面向海洋存在、“滨海而居的生态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在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类似研究比较突出。

    “众所周知,宁波在宋元时期是重要的‘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现在我们在先民身上找到了基因。沿海人民经略海洋的勇气在井头山时期已有发源,这个发现很重要。”姜波说,而从遗址价值判断,井头山有很好、很完整的地层堆积,不仅有巨量贝壳、鹿角,还有水稻、坚果、陶器、石器、船桨等,说明井头山人拥有渔业、采集、狩猎、种植等多种复合经济。“尤其是船桨,这是沿海先民向海而生的重要工具。说明他们已经拥有航海能力,会跨岛迁徙。船桨上固定的榫卯结构,可能正好嵌入船舷,说明当时人类也已掌握先进的造船技术。”其中一块木构件还发现有大漆痕迹,可能是为了防水防漏设计。

    “这次发现,可以说是国内遗址第一次向我们展示海洋的文化之源。”姜波表示,同步出土还有丰富陶器,工艺相对复杂、种类也多,说明井头山人的定居也不是初级阶段了。

    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院长、教授赵辉已是第二次来到井头山,他认为,对井头山遗址及其出土物的研究需要时间。这次来,他饶有兴致地捡起一个贝壳。“你看这这贝壳上的纹路,疏密有别,密的地方说明当时水温低、生长慢,疏则反之。”赵辉说,别看一个小贝壳,可以反映当时的气候变化。

    还有海滩上的灰坑、食物储藏坑、密集贝壳堆积上面局部的烧土堆、树根以及器物加工、食物处理场所等,也引起赵辉的兴趣。“先民不仅仅会利用海洋资源,还依靠陆地上的植物采集,橡子、麻栎果这样的食物只有在海边浸泡一段时间,泡软了脱壳磨粉才可以吃。”赵辉说,基坑里的食物储藏坑看似随意,其实都有道理。

    “井头山遗址让我们得以复原8000年前人类在特殊环境下的生产、生活,再看河姆渡,能发现滨海地区人类生活有个明显的发展过程。”赵辉说,河姆渡时期纹饰的变化及其丰富性比井头山人又有一个跨越,“它让我们看到人的进步、社会的复杂进程”。

    记者 顾嘉懿 陈晓旻/文 杨辉/摄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