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今锐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8月11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APP自动续费79年太离谱

    苑广阔

    如今,消费者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开通各种各样的会员包月、包年服务套餐,但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掉进商家的陷阱。今年5月,南宁的陈先生在电视上开通了一个15元包月的VIP影视会员,但6月份该套餐仍在收费。而且收费并没有通知他,是直接从话费中扣除。经查,他发现商家所谓的包月是自动续费,到期时间为2099年,将持续79年!

    8月10日《南国早报》

    这样的事情,绝非个案:有人购买电动车的时候,用手机绑定了GPS定位服务,结果到期以后自动续费,消费者的手机被扣费一两年才知道;有人外出旅游购买了商旅保险,旅程结束以后,同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自动扣费,很偶然的机会才发现自己交了很多冤枉钱。而这种现象,在一些网络视频网站显得格外突出,消费者稍不留神,就会掉进对方精心设置的陷阱,导致自身利益受损。

    当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多了,很多消费者、网友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共同点:一则,当你需要开通一些服务的包月包季包年服务的时候,程序都很简单,很多时候只需要一两分钟乃至几十秒就能够办妥,但是当你想取消自动续费服务的时候,过程却变得十分繁琐;二则,一些视频网站、购物网站等平台,会在消费者购买会员同时为用户默认开通“免密支付”“自动续费”两大功能,但由于这些条款在电脑或手机页面上比较隐蔽,往往用和被背景色融为一体的极淡的字体来显示,导致很多消费者不仔细看根本就发现不了,所以被连续收费也不知情。

    很显然,这是一种人为操弄的结果,最终的目的就是诱导消费者接受“自动续费”,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消费者的扣费,同时也大大增加消费者自己取消“自动续费”的困难。如此满满的“套路”,从法律角度来看可能还算不上欺诈,最多只能算是在打法律的擦边球。但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却是对自身利益一种明目张胆的侵害,感情上无法接受。

    为了避免掉入这样的消费陷阱,专业人士提醒,消费者在开通这类套餐服务时,要特别注意商家的条款约定,看清楚后再订阅,特别是涉及合同终止后是否要专门取消等重要信息,以及“自动续费”等字眼,要特别注意。同时,不可贪图一时方便,将手机和银行卡随便开启免密支付功能。

    为了避免自身利益受损,消费者当然要尽到自己应该尽到的责任,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应该通过法律与制度的完善,给各种网络平台、购物网站、实体商家划好法律的红线,制度的底线,引导和强制其坚持诚信经营,对于涉嫌违规经营,尤其是通过设置各种套路和陷阱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给予经济上的重罚,让其得不偿失,才能遏制和杜绝类似现象的多发频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