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20-08/18/A3/6645628_ds-qianyh_1597672977494_b.jpg) |
新华园三期小区垃圾分类的“强强组合”。 通讯员供图 |
“你今天垃圾分类分得很好呀!”8月17日一早,胡菊飞又来到北仑大碶街道新华园三期小区,在仔细查看一位大爷递来的垃圾袋后,她笑盈盈地说。 垃圾分类督导工作,她已干了3个多月。说起来,她并不是该小区的居民,之所以做这份活儿,起初只是为替丈夫分忧。“我老公是这里的物业主任,撤桶并点后督导员一职空缺,就‘哄’我,让我先顶着。” 谁想,顶着顶着,3个月都过去了。如今,这对夫妻成了该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中的“强强组合”。妻子每天风雨无阻赶来这里,督导居民垃圾分类,而丈夫每天不忘到点位前巡查四五遍。 为丈夫分忧 58岁的她来做督导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对夫妻都年过半百。丈夫名叫叶国强,今年62岁,在新华园三期小区当了好几年的物业主任。胡菊飞也有58岁,此前退休在家,过着清闲的日子。 “强强组合”的开启得从5月7日小区正式撤桶并点说起。据叶国强介绍,该小区共有住户245户,撤桶并点后只留下一个点位,为顺利推进工作,需要一名专职的督导员。在此之前,社区、业委会、物业通过各种方式在小区住户中招募,可由于工作环境“脏乱臭”,加上需要安排出固定的时间,专职督导员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 眼看着撤桶并点的日子就要到了,叶国强压力倍增。“要不你来顶几天行吗?等我找到人了,你就不用干了。”5月初,他跟妻子提出这个想法。 胡菊飞生活中有点小洁癖,里里外外都要收拾得干干净净。这一听,自然不乐意。“又臭又脏的,不适合我干啊!”可话到嘴边,看到老叶愁眉苦脸的样子,她最终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在培训了一周后,胡菊飞正式上岗了。工作时间分为两个时段,早上6点30分至8点30分,晚上6点至8点,周末午休。 耐心+微笑是制胜法宝 小区居民配合度越来越高 “刚来的时候,心里有点犯怵,倒不是因为分类知识掌握不够,主要是我不住在这里,对居民们不熟悉。一来就指挥人家,总归有人不买账的。”胡菊飞告诉记者,最初确实碰了不少钉子。 “说到底,大部分居民还是很友好的,一开始垃圾混投现象挺多,但经督导,大家都愿意改正。个别人不配合,也没事,慢慢来呗。”虽然“从业”才3个多月,胡菊飞已经有了一套经验:耐心+微笑。这套“法宝”,是老叶传授的,让她在小区里很吃得开。 她的微笑服务,让大家心里很甜;她的认真负责,更是被所有人看在眼里。 上午8点30分后,胡菊飞下班。丈夫老叶就会时不时来投放点位转转,检查分类情况,一天起码四五趟。他心疼妻子,有空就来帮忙督导,担心夜路不安全,晚班的2个小时他有时还会替妻子顶班。 “我是为了老叶,才接这份活儿的。其间,他也帮了我很多,几个月下来,发现大家垃圾分类做得越来越好了,挺有成就感。”胡菊飞坦言,垃圾分类督导是很辛苦,但也从中发现了它的意义。 记者 陈烨 通讯员 陈红萍 俞继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