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奋力冲刺六连冠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8月2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筑公司将“文明村”搬进工地

中洲建设文明施工亮点多

工地里的“文明村”。

    走进干净的工地大门,最先看到的是一个小院子,门上挂着“文明村”的字牌。围墙被设计成美观的文化墙,透过大门往里看,整洁的宿舍楼,偌大的棚房晾衣区,还有宽敞的男女浴室……

    这里就是宁波中洲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新城第一实验学校分校区建设项目的工地。“宁波是个文明城市,作为建筑行业我们也要为文明添砖加瓦!”公司总经理金士元说。

    “文明村”搬进工地,脏乱差不见了

    8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宁波东部新城会展路边的新城第一实验学校分校区项目建筑工地。该工地目前主体建筑已经结顶,走进工地大门,最先看到的是一个小院子,院门上写着“文明村”三个字,围墙被设计成了美观的文化墙,上面写着“共建和谐家园,共享美好生活”“五湖四海一家亲”……这就是工人们的生活区。

    走进“文明村”,里面宽敞整洁,一排形似木屋的两层小楼便是宿舍,这里每一间房都安装了空调。宽大一点的房间多人居住,而较小的房间则是为夫妻档工人准备的。

    宿舍前的空地,有一个大大的阳光房,里面挂满了工人们晾晒的衣服,还安装有长长的用来洗衣物的水槽。在宿舍的后面,有一排屋作为食堂和浴室。虽然工地上绝大多数是男员工,但也专门做了女浴室,为少数夫妻档员工和家属提供方便。

    食堂窗明几净,里面有空调,空间很大。“吃完晚饭休息时间,我们会在这里播放电影,或者开设‘民工学校’课。”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我以前都是在外面租房住,自从来到这个工地,我强烈要求住到这个工地的‘文明村’,这里不用房租,住在这里比外面租房还要舒服。”工人老吴乐呵呵地说。

    降尘降噪、垃圾分类、文明就餐进工地

    扬尘、噪音是建筑工地最头疼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两大难题,中洲建设采取了很多措施。在新城第一实验学校分校区项目工地,记者看到大门前面的空地里建了一个大大的洗车台。只要车辆驶入,就会自动感应启动,水花四面喷射清洗车辆。

    工地现场还立了一个“扬尘、噪声”电子监测显示屏,屏上跳动着实时监测数据,“我们有专人管理,一旦发现扬尘、噪声数据超标,就会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项目经理陈开健说。

    记者随后来到中洲建设位于鄞州姜山镇棚改安置(一期)工程工地,只见靠马路的围墙上喷雾装置全部开启,一眼望去数百米都水雾朦朦,这是正在进行降尘。此外,喷雾车也会定时在工地内外进行降尘,使行人和周边居民免受扬尘之苦。

    在工地宿舍区旁边,记者看到,这里还设置了垃圾分类投放区。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的投放桶一字排开,整齐摆放,工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垃圾都要进行分类投放。

    中午吃饭时间一到,工人们纷纷来到食堂排队取餐。干净整洁的食堂里,取餐区窗台上挂着“依次排队、文明就餐”标语,侧面墙上挂着许多写着“珍惜粮食、远离浪费”等标语的宣传画报。吃完饭的工人将餐盘放回回收处,每个餐盘都十分干净,没有一点剩菜。

    夏天高温,对工人的关怀必不可少,食堂还会做一些绿豆汤、凉茶等为高温下的工人防暑降温。

    “维权信息牌”上墙,工资支付全公示

    工地里还有维权信息公示?在姜山镇棚改安置(一期)项目工地,记者看到宿舍楼前的墙面上,设置了一块大大的公示栏,上面写着“维权信息公示牌”,上面贴满了员工的工资明细账目。

    记者看到,工资明细里将工人姓名、工作天数、工价、实发工资数额全部写明,还有本人签名确认。此外,公示牌上还写了公司相关负责人电话以及劳动监察部门维权热线。为便于工人查询维权,还放上“我的工资有话说”二维码,用手机扫一下便能登录网上维权。

    “我们每个月都会将所有员工的工资上墙公示,大家可以相互对照监督。”项目经理游守明说,因为建筑工地的工人流动性比较大,每个工人工资发放数可能不一样,因此通过公示栏发现问题可以及时改正,保障工人权益。

    “文明施工是做好建筑事业的基础和保障。”中洲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士元说,“作为一家从上世纪90年代起步的本土建筑企业,20多年来深受家乡这片土地的滋养。为了将宁波建设得更美,我们无时无刻都要把热爱融入到建筑之中。”

    记者 陈善君 文/摄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