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美但有毒的河豚鱼,宁波人都知道,彭玉平从宋代名臣范仲淹请好朋友梅尧臣吃河豚讲起,解读了一个独特又有趣的文化现象。 “宋代这一著名的河豚宴,催生了梅尧臣一篇笔力雄健、情感饱满、议论纵横的长诗。这首诗的背后,又蕴含着当时的政治风云以及诗人对人性的拷问。”所以彭玉平认为,范仲淹在庐山脚下宴请梅尧臣的这顿午餐,可以载入中国美食史的“大事记”。 人物名片 彭玉平 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著有《唐宋词举要》《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诗文评的体性》《人间词话疏证》等,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诗歌故人心》《人间词话》《诗歌里的春天》。 8月30日下午,彭玉平做客宁波图书馆“天一讲堂·云讲堂”,主讲了《河豚与宋代文化》。 宋代一顿著名的河豚午餐 彭玉平讲的这一场河豚宴,发生在北宋景祐五年(1038年)。 这一年,范仲淹49岁,在饶州(今江西鄱阳)任知州。他的好朋友梅尧臣,正好卸任浙江建德县令。因两地相距不远,范仲淹就写信给梅尧臣,说你在赴任新职前,到鄱阳来看看我吧。梅尧臣便应邀前往。 两人先在鄱阳相聚,然后又游庐山。范仲淹尽地主之谊,中午在长江边的一家酒馆宴请梅尧臣。 这顿午宴的规格比较高。因为梅尧臣是范仲淹的挚友,又正值河豚上市的时候,范仲淹给在座的每人点了一份河豚。“在宋朝,宴席上有河豚,是一种规格。曾巩写过一首《金陵初食河豚戏书》,诗中有‘亲朋相过从,以此代饔饩’之句,就是说,亲朋交往,请吃河豚就是一个大礼。”彭玉平解释说。 然而梅尧臣并不领情。尽管席间有人讲河豚是如何的美味,理性的梅尧臣坚决不吃,说自己在饮食上不愿冒险。看着众人大快朵颐,梅尧臣非常不理解,吃河豚有生命危险,冒这个险干吗呢?于是他走到另一张桌子边,铺纸研墨,即兴写了一首长诗《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这首诗比较长,大家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查一下。梅尧臣平时写诗特别慢,他要字斟句酌。这首诗在别人狼吞虎咽享受河豚美味的时候,他竟一气呵成,熟知梅尧臣的欧阳修后来听说了此事也非常惊讶。”至于这顿饭为何可以载入中国美食史,彭玉平做了进一步阐释。 宋朝有众多写河豚的诗文 “享用河豚的记载在古代挺多,但是真正把品尝河豚作为一种时代的风情和独特的文化,应该是在宋代。”彭玉平介绍,宋代中有很多写河豚的诗词文章。 除了上述梅尧臣的长诗,苏东坡的诗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很多人小时候都背过,曾巩也写过一首《金陵初食河豚戏书》。宋代学者张耒在《明道杂志》一书中,称河豚为“水族之奇味”,“在仲春间,吴人此时会客,无此鱼则非盛会”。 而关于河豚的毒性,古人也很早就知道。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把河豚的毒性与蝮蛇相提并论。宋代也有好几种笔记提到了河豚,说河豚被猫狗吃了以后,往往是猫狗的“最后一餐”。“为什么一方面大家都知道河豚很毒,另一方面,历代品尝河豚的欲望从来没有停止过呢?这涉及到一个如何烹制河豚的问题。”彭玉平说,宋人对如何烹调河豚的研究,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首先,要去除河豚的毒素,把鱼籽、鱼肝、鱼肠等整体去除,彻底清洗鱼头,把鱼血冲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加上进一步去除残余毒素的配料。“哪些配料能够解毒?宋代人很有研究。”彭玉平说,苏轼诗中提到的蒌蒿和芦芽,就是很好的河豚配菜。梅尧臣诗中写到的“荻芽”,就是芦芽。此外,曾巩的诗句“芦芽橄榄实,调芼杂姜桂”,还用到了橄榄、生姜、肉桂等,“调芼”则是一种制作方式,即把蔬菜等植物剁碎后撒在鱼羹上。“经过这一系列的工序,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河豚大餐才能诞生。这是我们根据宋人的记载概括出来的。” 宋人写的河豚诗别有寓意 “河豚味道鲜美却带有毒性,将‘极美’与‘极恶’融于一体,其‘外美内毒’的特性在宋人眼中也别有寓意。”彭玉平解读,梅尧臣那首长诗的最后两句,“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其实是把河豚的这一特性暗喻为社会现实。从表面看,是写河豚的美味使人忽略了其对生命产生的威胁,实则是在讽刺宋代贪污腐败的社会现象。 对于梅尧臣的这首诗,宋代文坛宗师欧阳修评价极高,称“此诗作于樽俎之间,笔力雄赡,顷刻而成,遂为绝唱”。彭玉平认为,“笔力雄赡”四个字当得起,因为这首诗确实感情充沛,写出了诗人对河豚的看法,笔力和气势都比较足,“但是欧阳修说这诗是绝唱,有没有一些独特的言外之意?我觉得可能有。” 因为范仲淹宴请梅尧臣的河豚宴发生在景祐五年,而在两年前,朝廷发生了一件事,当时,范仲淹向宋仁宗提了意见,他觉得用人制度上漏洞太多,任人唯亲、买官卖官现象普遍,问题主要出在宰相吕夷简身上,他就向宋仁宗告了吕夷简一状,而宋仁宗对吕夷简却非常欣赏,所以,范仲淹不仅没有把吕夷简告倒,反而自己被贬到饶州。欧阳修想帮范仲淹说话,结果被认为是同党,被贬到湖北夷陵做县令。所以后来欧阳修写过一篇《朋党论》。 “知道了这一历史背景,就能明白当时范仲淹、欧阳修和梅尧臣都处于人生的低谷。梅尧臣说河豚‘中藏祸无涯’,是比喻那些话说得好听、但是内心邪恶的奸臣,就好像眼前的河豚,味道鲜美,却包含着强烈的害人之心。”彭玉平说,“欧阳修夸梅尧臣这首诗是笔力雄赡的绝唱,是因为他看出了诗中流露出来的强烈的讽刺意义和批判精神。” 彭玉平在讲座中再三强调:“我不是给河豚做广告,只是想告诉大家,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这么一段故事。美食的前提是安全,如果没有专业厨师对河豚进行专业的去毒,我们还是离河豚远点为好,像梅尧臣那样做一个理性的美食主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