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会现场。 |
 |
与会嘉宾参观湾底村“奋斗生活馆”。 |
昨日,2020中国乡村振兴大会在鄞州举行。国家部委领导、中央媒体以及来自政、学、研、产的2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宁波,共同探讨中国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路径、新动能。 大会现场发布2019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其中鄞州区有两个案例入选,分别是鄞州区农业农村局申报的《深化全域治理创新,探索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鄞州解法”》和鄞州区民政局申报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家院互融养老服务体系》。 十方牧云小镇、甬农鲜农业科技等鄞州的6个农业重点项目现场签约,聚焦生态农业、产销对接、农旅融合等板块,总投资达91.4亿元。 “生活在鄞州的村民很幸福” 与会嘉宾点赞鄞州基层治理模式 17年来,鄞州区始终牢记和大力践行总书记的“湾底嘱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鄞州样板”路:农业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成为浙江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获评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区;探索“一核三治五共”全域治理模式,成为浙江省县域社会治理十佳、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跻身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特色精品村、风景线、美丽庭院遍布鄞州大地。 9月5日下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等参加2020中国乡村振兴发展大会的嘉宾们,一起走访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云龙镇上李家村、东钱湖镇城杨村以及微萌种业企业和宁波种业公司等地。对鄞州区在乡村产业振兴、全域治理创新、艺术振兴乡村、种业强区建设等领域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路上,与会嘉宾说得最多的是“生活在鄞州的村民很幸福!” 在湾底村的“奋斗生活馆”,一幅幅老照片见证了湾底从曾经的“烂眼村”到“国家生态村”的发展轨迹。 在一面“幸福密码”的背景墙上,一张图表颇为醒目。图表显示,2019年,村集体可用资金3060万元,其中银行投资20%,工业18%,旅游20%,餐饮15%,租金18%,农业9%。 一个只有1082个村民的村子,村集体可用资金高达3000多万元,经营性净资产达到8.8亿元。这个“亿元村”,让很多与会嘉宾感叹“真是了不起!” 早在1992年,云龙镇上李家村就获得“全球500佳国际环境保护村”称号,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而现在,该村成了鄞州基层治理的“模范生”,该村首创的“双清单一机制”在鄞州全域推广。走进上李家村的文化礼堂,与会嘉宾的目光都被电子屏上的一张清单吸引了,屏幕上滚动播放上李家村8月份的道德考核评分榜。 “美丽庭院+0.4,志愿服务+1分……这些都是你们的加分项对不对?” “这就是我们上李家村的红黑榜,红色代表加分,黑色代表扣分。上个月被扣分的只有5户,加分的有88户。” “这个办法挺管用。村里都是熟人社会,被扣分,肯定谁都觉得没面子。”与会嘉宾为这张清单点赞。 “要把种子拿在自己手里” 鄞州推进“种业强区”建设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高精尖科技的聚合体。9月5日,与会嘉宾走进位于鄞州的宁波微萌种业公司。目前,该企业已经取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授权15个,成为全国行业十强之一。眼下,通过与科研院校共同开展育种研发,微萌种业已累计育成瓜菜新品种74个,其中“美都”西瓜品种占据我国南方冬季大棚西瓜95%的市场,仅此一项就为浙江省瓜农增收10多亿元。 “我们把种子作为‘芯片’,推进全省农业数字工厂试点,以小种子带动大产业。”宁波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褚银良说,目前鄞州正在推进“种业强区”建设。根据目标,到2025年,种业上市企业要达到两家以上,全国50强的种业企业要超过3家,现代种业产值要超过10亿元,创造农业产值要超过500亿元。 “粮种在农业的科技贡献率接近60%,贡献率比重是最大的。现在粮种的使用率在95%以上,潜力非常大,特别是原创型的粮种研发技术,基本都依赖于国外。”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李春生认为,鄞州区抓的种业强区很有前瞻性。 “我们国家的种子,这些年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总体上育种技术和创新比较滞后。鄞州抓住种子创新和改革这件事,无论是对鄞州、宁波还是全国,都有重要意义。”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则认为,鄞州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有发展种子的基础和优势,又是传统的农业大区,在这里加快种子的创新和发展,很有优势。“我们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就一定要把种子拿在自己手里!” 陈剑平院士为家乡打CALL 天童老街把“乡愁”留住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的老家就在鄞州东吴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东吴镇南村村的第一书记。 2016年,他就对老家进行规划,可以概括为五句话:打造世界佛教圣地及精神家园、打造生态农业及和谐社会的样板、打造江南特色旅游小镇、打造宁波人的后花园、打造东吴人的幸福家园。 在主旨演讲中,他特别提到了天童老街的改造。PPT里的照片上,东吴镇党委书记汪辉和央视主持人董倩在对话,他们所在的位置就是天童老街。 “现在的乡村建设,经常‘穿衣戴帽’或‘涂脂抹粉’,我很反感,把乡愁都搞没了。” 陈剑平认为,乡村改造就应该尊重原貌,而天童老街采取的是“修旧如旧”的模式,最大程度把老底子的味道保留了下来。 在巅峰对话环节,大会围绕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实现高质量发展、乡村全域治理推动国家治理进程两个主题进行深入分析,为乡村振兴和鄞州乡村治理现代化把脉。 记者 薛曹盛 通讯员 杨磊 徐庭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