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阮列敏 |
 |
傅平均 |
 |
灵峰社区工作人员(右)为企业提供服务。 |
先进个人 阮列敏(宁波市第一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 瞒着重病老母亲“偷偷”离家 她是宁波市 援汉医疗队的“领航员” 获奖感言 我只是履行了本职,却得到党和国家、人民如此高的肯定,这是全国医务工作者的无上荣光。当前,新冠疫情还在全球蔓延,疫情防控工作不容有丝毫放松。我们一定慎终如始、稳扎稳打,为彻底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贡献医务人员全部力量,不辜负习总书记的期望,不负医者的使命和担当。 昨日上午10点,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宁波市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宁波市援武汉医疗队临时党委书记、领队阮列敏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阮列敏始终坚守在抗疫最前线,她是宁波市第一医院疫情防线的“主心骨”,是宁波市驰援武汉医疗队的“领航员”,其以坚定信仰和纯粹信念,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 1月中旬,尽管形势还远未严峻,阮列敏却敏锐地意识到一场大疫情随时到来。她带头抢时间, 1天将6号楼病区腾空改造成隔离病房;1天完成全员培训,重点部门、关键人员人人过关。全院党员干部取消休假,开启24小时接力工作模式。 然而,疫情仍以难以想象的态势发展。阮列敏在2月8日得知宁波要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的第一时间,作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坚决请战带队驰援武汉。家有重病尚未康复的老母亲,自己也有高血压,她图什么? “武汉战场感染风险高,临时医疗队管理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多。身为受党培养多年的医务工作者、医院管理者,我是最合适的人选。此战此行我义不容辞。”2月9日清晨,阮列敏匆忙回家收拾行李,瞒着老母亲“偷偷”离家。 临时组建的268人团队、未知的重大疫情,落地武汉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一直不断。阮列敏提出并践行了“党建引领战‘疫’”的医疗队管理模式,拼下12小时从筹建病区到接收患者的“宁波速度”。她牵头实施的“两融合、一并进”(身心同治、中西医结合、多学科模式)医疗护理理念、“阳光处方”新冠重症患者照护模式、“红色基因五延伸”医疗队管理模式等,受到浙江省卫生健康委高度肯定。在她的带领下,“宁波队”成为“武汉战场”数十支国家医疗队中一面闪亮的旗帜。 先进个人 傅平均(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滕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为隔离人员送生日蛋糕 他是战“疫”铁汉更有着暖心柔情 获奖感言 参加这次表彰大会,心情特别激动,很多人甚至在现场抹眼泪。在这场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我们谁都没有退缩,举国同心,同甘共苦。那些白衣执甲的医护人员,他们用自己的性命在拼,而我做的只是一个村干部应该做的事。群众的小事,就是党员干部的大事,以后我会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继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昨日举行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滕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傅平均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今年47岁的傅平均,他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曾荣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今年防疫期间,他成了疫情防控的“尖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傅平均先后召开29次视频会议,制订防疫应急方案,细化责任分工。 滕头村实施集中管控以来,傅平均的日常工作有了固定轨迹:上午到进村主要入口查看卡点记录本,询问人员进出情况、协助值班人员测量体温。中午则在卡点和值班人员一起吃中饭,下午汇总当天疫情情况,日行几万步早就成了家常便饭。 滕头村本村人口不到900人,但在村里租房居住的外来人员接近2000人,防控压力不小。傅平均第一时间在村里组建隔离人员微信群,村里的志愿者则负责为隔离人员买菜购物,每日上门倾倒垃圾。从测量体温到生活起居的照顾,再到心理疏导。 防疫期间,恰逢一名隔离人员过生日,傅平均辗转找了好几家店,终于买到了一个生日蛋糕。这个暖心举动,令隔离人员感动不已。她直言,这是自己最难忘的一个生日。 “集中隔离点,我来找!”“发热病人,我们来送!”“口罩不够,我们想办法!”防疫期间,傅平均总是把最艰巨的任务往自己身上揽,始终站在防疫一线。 他把精品民宿腾出来,用于街道的集中隔离点,配备日常生活物资,让隔离人员住得舒心;他动员下属出租车公司组建奉化区首支应急专用出租车队,专门接送发热病人。 疫情防控暂告段落,傅平均又马不停蹄助力复工复产。疫情期间,滕头生态农庄连锁店出现经营难题,他积极推广网上外卖方式,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实现农庄餐饮的平民化。 先进集体 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灵峰社区党委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他们夜以继日 奔波在路上 获奖感言 史孟艳(北仑大碶街道灵峰社区党委书记):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却有幸获得如此崇高的荣誉,感觉到莫大的光荣,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将以这次表彰为新起点、新动力,不忘服务企业、服务员工的初心和使命,在我们国家改革发展中充分发挥宁波北仑工业社区的作用,在为浙江全面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新征程中,贡献我们的力量。 9月8日上午10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灵峰社区党委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这也是宁波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 灵峰社区是一个工业社区,没有居民,只有企业。但在社区工作人员眼里,每一家企业就是一户居民,无微不至地为企业提供帮助,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今年,面对疫情,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问题,员工招不到、防疫物资紧缺、海外订单锐减等困难接踵而至。北仑大碶街道灵峰社区迅速行动,帮助企业挺过难关。 配备一名锋领企服员、制作一份复工指南、组建一支复工党员志愿服务队、搭建一个资源链接平台……社区工作人员以复工复产“锋领企服10条”为工作标准,开展防疫工作,助力企业精准科学做好复工复产各项工作,齐心协力打赢防疫阻击战。 2月17日,灵峰社区78家企业全部实现复工。复工15天后,企业复产率达到96%,复工率和复产率为北仑第一。这份亮眼的成绩单,离不开灵峰社区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奔波。 “从复工材料收集,到接外地员工返岗,复工的每一个过程都有社工帮助和指导,帮我们节约了不少时间,真的非常感谢社区。”宁波爱可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总裁杜项立便是“锋领企服10条”的受益者之一,回想起复工复产初期的艰难,他对社区充满了感激。 为了企业能够尽快复工复产,社区的工作人员组成了一支“企业复工急行队”,包片联企。线上,工作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不仅随时在微信群里解答企业复工问题,一天还要接听上百个咨询求助电话。线下,社工和志愿者奔走于园区的各个企业,主动上门了解企业困难,一天走上几万步是常态。 灵峰社区很小,它仅有6名社工,在宁波3000多个社区(村)中,谈不上有什么特别之处;灵峰社区也不小,它辖区内有78家企业,年产值200多亿元,这个数字,甚至超过许多地级市。虽然疫情还未结束,但在灵峰社区的全力帮扶下,园区企业生产经营已全面步入正轨。 记者 陈烨 王思勤 陆麒雯 薛曹盛 郑凯侠 通讯员 陈红 段晓鹏 朱燕君 钟水军 王若雯 图片均由通讯员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