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朱红明 |
 |
朱国治 |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昨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对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了表彰。其中,宁波荣获6项国家抗疫荣誉,4人上榜先进个人。 瞒着老母亲“偷偷”离家驰援武汉;给隔离人员买蛋糕亲手送去;在抗疫一线坚守了37天突发脑梗;复工期间每天打200多个电话,手机打到发烫……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日子里,有人上前线冲锋陷阵,也有人在后方严防死守,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光和热,维持着这座城市的温度,守护着这座城市。 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党员 朱红明(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大港社区党委书记) 工业社区是怎么抗疫的? 这位“社区大当家”带10个人服务10万人 获奖感言 这份荣誉背后是集体的力量。作为基层社区书记,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如此隆重、高规格的表彰大会,并在现场第一时间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觉得无比光荣,内心无比激动。感谢组织给我那么高的荣誉,我将视之为新的起点,坚守初心,用心付出。 作为全国首个不设居委会的工业社区“大当家”,社区党委书记朱红明在这场特殊战“疫”中,彰显了非凡的责任和担当。9月8日,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的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荣誉表彰。 与一般社区干部不同,朱红明服务的是500多家企业、10万员工,而与其并肩作战的只有10名专职社工。1月23日,农历除夕前一天,浙江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当天,朱红明带头取消春节休假,带领社工们连夜走访园区企业,为赶时间,他们几乎一路小跑。 之后,她组织社工包片企业开展“清厂行动”,同时发动84名企业党员,第一时间拨打了3万多个员工电话,实时掌握27892名非甬籍、928名春节返乡湖北籍员工轨迹信息,成功劝导湖北籍员工延迟返甬859人。 在疫情趋稳,防控进入新阶段后,朱红明又迅速投身企业复工复产的战“疫”中,通过整合、共享资源,充分发挥“小马拉大车”的潜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方面,她通过党建引领,合理调配10名社工和26名区派机关党员干部力量,成立临时性党支部,下设7个党小组。当企业有复工需求,党支部第一时间为其排出复工流程图、计划表,实现企业复工申请当天踏勘、当天核验、当天上报。 对园区企业而言,朱红明就像一根定海神针,她总能在最困顿的时候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疫情防控前期,她带头走访摸排,“微信运动”的步数时常达到3万步以上;企业复工复产期间,她协调处理各项细节,日均接听200多个电话,手机打到发烫。 每天连轴转至深夜,振作精神后次日再战,这便是她在防疫期间的工作常态。用她的话说,带好10个人,服务10万人,只要用心、用力,总能当好这个“家”。 先进个人 朱国治(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江厦派出所二级警长) 突发脑梗倒下时 他已在疫情防控一线坚守了37天 9月8日上午,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市公安局海曙分局江厦派出所二级警长朱国治被评为“全国抗疫先进个人”,这是全市唯一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公安干警。然而,朱国治却没办法去北京参加表彰大会。因抗疫期间连续作战、过度劳累,他在3月2日突发脑梗被送到医院抢救,之后,虽然闯过了“鬼门关”,却在病床上躺了半年,目前仍在住院康复中。 今年春节前,朱国治请了探亲假,带着妻子儿子一起回湖南老家过年。看到疫情防控形势越发严峻,他待不住了,大年初一一早收拾了行李往宁波赶,第二天就上岗开启了抗疫模式。 2月初,朱国治被安排在新街社区卡口执勤,因警力紧张,他每天负责3到4个卡口,连轴转。2月中旬,全市推广“甬行证”“甬行码”,为方便群众,江厦派出所主动为辖区所有老年人提供上门办证服务,朱国治每天步行2万多步,挨家挨户查访、送证上门。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作为江厦派出所打处中队警务组警长,朱国治不忘维护治安、打击违法犯罪。3月1日清晨,正在值班的朱国治接到辖区复工商铺被盗的警情后,立即展开侦查,他顾不上吃饭,反反复复查看视频几十遍,并凭借多年刑侦经验,5个小时内便抓获嫌疑人。审讯、收集犯罪证据……一直忙到了3月2日凌晨1点,他才在领导的催促下去休息。一早,朱国治又带着犯罪嫌疑人去指认现场,开车回所里时,他说自己有些头晕,同事忙问怎么了,他笑笑说:“没事,可能是破了案,太兴奋了吧。”当晚11点,他被送往医院抢救,随后陷入深度昏迷,那一天,这位42岁的基层民警已在疫情防控一线坚守了37天。 昨日上午,朱国治躺在病床上,通过手机观看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直播,妻子邱婧也陪在他的身边。“老朱能获得这样高的荣誉,离不开大家对他的关心和支持,这也是对他工作的认可和肯定。虽然现在,他插着管子说不了话,但我从他的眼神里,能看出他内心的激动。”邱婧说,最近两个月,老朱的恢复况状非常好,不仅可以用眼神和家人交流互动,右侧的手脚也可以自主操控,还开始了站立训练,“他会慢慢好起来的。等到身体恢复了,他一定会回到热爱的岗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