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大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9月11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克服孩子返校路上的“心理拦路虎”?

专家提醒:家长的言语暴力比肢体暴力更可怕

    “神兽归笼”,开学已经一个多星期了,但有些孩子却迟迟无法返校。网络成瘾、抑郁、焦虑……在宁波市康宁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病房,记者见到了因为各种心理问题而住院治疗的学生,医院成为他们暂时的“避风港”。

    16岁男孩熬夜玩手机

    网络成瘾,让孩子和家长都伤不起

    9日下午,病房的活动室里,打乒乓球、下棋、聊天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这里没有课本和课堂,这里是他们暂时忘记生活、学业中种种压力的“避风港”。

    “40张病床,住了34个小患者,其中约有一半是暑假期间住进来的,一直没出院,另外一半是开学后适应不了学校生活而陆续住院的。”病房主治医师汪贝妮是孩子们眼里的知心大姐姐,很多孩子会把从不对父母吐露的心声说给她听。

    看别人在打乒乓球,16岁的远远觉得很无聊,他也喜欢打乒乓球,不过不是在球桌上,而是在手机上玩打乒乓的小游戏。如果不是网络成瘾,原本16岁的远远应该开启了他全新的高中生活。

    上初中后,远远喜欢上了玩手机游戏,刚开始并不成瘾,也能控制自己。但从初二开始,原本中上的成绩开始直线下滑,面对家人的责备,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开始尝试在游戏中找到自己的快乐。

    父母没收了手机,远远就用压岁钱偷着买来二手手机,半夜里玩。中考时远远勉强上了普高线,于是,暑假里开始了日夜颠倒的游戏生活,常常通宵游戏,白天睡觉,一个人在房间把门窗关得死死的。

    刚开始家人也没在意,毕竟这个暑假没有作业,开学就要上高中了,可以适当放松一下,但随着开学日期的临近,家人就让远远减少玩手机的时间。

    远远反应很激烈,甚至在家里动手,家人无奈只得求助心理医生。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远远的情况有所好转。但军训的时候,因为不能带手机,远远表现得非常不适应,军训第二天就窝在寝室里不肯出操,甚至砸东西。

    家人只能把他送到医院继续治疗,刚到病房的第一天晚上,远远主动找医生要安眠药,因为经常熬夜打游戏,他晚上已经睡不着了。

    病房里很多孩子都有手机依赖

    医生有特别的“手机医嘱”

    “医生,你赶快劝劝我孩子去上学!”这是患儿家长对汪贝妮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而在汪贝妮看来,如果不试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只是一味劝说孩子返校,很容易彻底关上与孩子沟通的大门,更难找到解决孩子心理问题的钥匙。

    手机不仅是家长的大敌,也给病房里的医护人员带来烦恼。不管是哪一种心理问题,病房里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手机依赖的情况,怎么管手机,医生也很头疼。

    经过不断摸索,病房里推出了特别的“手机医嘱”。和正规的医嘱由医生单方面说了算不同,“手机医嘱”是医生和孩子们协商的结果——在控制玩手机总时间的前提下,每个孩子可以自己选择使用手机的频次和时间段,同时还制定了奖惩机制。医生会把双方约定的“手机医嘱”交给护士,每天按照约定领取手机。

    聊天、交朋友甚至闹掰,病房里的孩子大多是10来岁的年龄,朝夕相处,很容易打成一片。开心的时候,他们会结伴在病房里走动,把病房走廊变得和学校走廊一样明媚。但不开心随时会出现在下一秒,所以,在病房里经常能看到抱着玩偶一动不动的孤独身影。

    汪贝妮说,病房里有一截相连的小走廊,孩子们把那里称作“自闭走廊”,不开心的时候,很多孩子喜欢坐在走廊的地上,互相述说不为人知的心事。这个时候,医护人员不会去打扰他们,只会假装无意走过,默默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

    抑郁、焦虑的孩子最多

    病房里很多孩子家庭不完整

    一说起上学就不开心、紧张焦虑到沉默不语的果果;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甚至多次自伤的点点;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总是反复晃动手指的燕燕……仔细了解这些孩子的情况后就会发现,他们的背后大多数都有一个不完整的家庭,或者是家庭氛围长期不正常。

    虽然点点已经休学一年了,但点点的妈妈不再急着让孩子重返校园,经历很多事情后,她意识到女儿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点点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妈妈一个人照顾孩子很不容易,因此,在上小学前,点点一直在老家和祖辈在一起。老家是农村,孩子多,点点没有得到太多照料,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到宁波读小学后,成绩不理想,还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成了班里的“问题孩子”。

    一开始,看到相依为命的女儿这样让人不省心,妈妈当然十分不满,打骂、争吵成了这对母女的家常便饭。点点既嫌妈妈太烦,又对自己不满意,觉得长大后不能出人头地照顾好妈妈,这让她十分痛苦。一次和妈妈的“例行争吵”后,点点开始自伤。妈妈发现后吓坏了,赶紧带点点到去医院求助。这以后,点点休学在家养病了一年,但病情仍然没有好转,这次住院时因为点点再次出现自伤的行为,因此妈妈决定暂时不上学了,先把病治好。

    帮助孩子克服“心理拦路虎”

    家长的言语暴力比肢体暴力更可怕

    每个有心理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好几个痛苦的家长。而在汪贝妮医生看来,每个有心理问题孩子的背后,家长的因素不可忽略。亲子之间长期没有有效沟通、简单粗暴的管教方法,或者是过高的期望带来的无形压力,都可能是引发孩子心理问题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这里很多孩子说起父母,总会想起父母说出的那些让他们伤心的话。比如‘我怎么有这样孩子’‘生你有什么用’等等。”汪贝妮说,处于青春期前后的孩子,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父母的言语暴力比肢体暴力带来的伤害更大。

    记者了解到,开学以来,到宁波市康宁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求助的孩子也明显增加,开学后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让不少孩子感觉不适应。专家表示,大部分学生在假期结束返校前都会有情绪上的波动,多数情况下他们会自行调节,或是经过家长和老师的鼓励,能顺利返校。但有个别学生,开学后出现失眠、早醒、经常做恶梦等睡眠问题,或是胃口变差,变得不理人,情绪波动性大、易怒,持续不开心、紧张焦虑、心慌,厌学情绪明显,甚至出现自伤行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就要特别重视,应及时就医。

    (文中患者均为化名)

    记者 孙美星 通讯员 李湘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