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部庙 |
|
马义大屋 |
|
孙永定给顾客理发 |
从镇海骆驼街道沿骆慈线一路向西,穿过道路两边队列般整齐的水杉林,直至青山移步眼前,便是到了汶溪村。 汶溪因溪得名,《四明志》中记载在南宋时称为门溪市。汶溪以前隶属慈溪县城关区,1958年被划归镇海。村中遗存人文古迹众多,走进汶溪村,能感受到穿越千年的古村遗风。村民口口相传,这里是春秋时越国大夫文种的故乡,更给村庄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传说曾是文种的故乡 2007年,镇海区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汶溪村文种故里桥因此被发现,也随之揭开了汶溪与文种渊源甚深的秘密。 据史书记载,文种乃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谋臣,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大功。 潘振德今年81岁,对村中历史知之甚多,他说,“汶溪有文种故里桥、文种书院、文种凉亭等遗迹和传说,其中文种故里桥保存得最为完整。” 文种故里桥在汶溪东街尽头,南北走向,桥长6米,宽2米。桥的始建年代已无从可考,相传是文种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乡人为纪念文种而建造的。桥梁东侧镌刻“文种故里”四字,落款署“民国三年重修(1914)”。1928年,当地秀才郭玉恒曾出资予以修缮。 对当地人来说,文种留下的不仅仅是遗迹,还有习俗。在汶溪一带,至今流传着童生入学,不拜孔子拜文种大夫木牌位的习俗。潘振德说,小时自家老辈就提到过,汶溪一带读书人,自古只敬文种不拜孔子。 除了文种故里桥,佐证汶溪为文种故里的史料还有不少。清嘉庆十六年(1811)腊月建立的汶溪河浚河碑,碑文中记叙疏浚汶溪河的全过程:“慈邑之冬,众山之水汇淹,其水倾泻成文,故名文溪,或曰:春秋时文大夫种故里。”光绪《慈溪县志.慈隐庵》亦载:“庵内祀文种大夫,因原是文种故里”。雍正《宁波府志》对汶溪与文种故里之说的渊源也有涉及。 年代悠远,史迹湮没,文种的出生地、隐居处、读书场所、曾经造访地,国内学术界还尚有争议,汶溪是否真为文种故里还需更多考证和研究,但潘振德始终确信:历史上确有文种其人其事,且他在汶溪留有大量遗存。 老街昔日的繁华 越往古村里走,越宁静悠然。沿河畔有一座马义大屋,是中西合璧的民国宅院,外观独特,气势非凡。院落坐北朝南,建筑面积达到443平方米,由台门、主楼、两侧厢房组成三合院,檐柱上雕有“牛腿”“雀替”,雕凿华丽精美。潘振德介绍,这座老屋的屋主是当地早期的石作坊大户,发迹后回乡建造了此宅。 离马义大屋不远处是八部庙。八部庙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由前殿、戏台,后殿三部分组成,跨街而立,颇为奇特。庙中有一座过街亭古戏台,整个戏台设有四柱和藻井,戏台顶层造景为斗拱状木结构建筑,并有挂灯木梁,做工十分考究。 潘振德说,八部庙每年都要举办大小祭祀活动10多次,另有庚申法会。正月里,庙里还会请蛟川走书名家来唱《杨家将》和《赵匡胤》等曲目,好不热闹。尤其是农历2月21日那天的祭祀活动,摆上七大桌饭菜,村民来吃饭都不收钱,庙内座无虚席,其乐融融。 旧时沿汶溪河建有东西向街道一条,名汶溪街,现称老街。老街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史料记载,元时其地民物富庶,商贾云集,是慈溪来往镇海的交通要道。 上世纪五十年代,镇上设有供销社、合作商店20余家,农副产品均沿街设摊交易。潘振德回忆起当时人潮涌动的情景,街头两边小商小贩云集,生活器具、生产工具、四季时蔬、糕点饮食琳琅满目。 如今,大部分建筑仍保持着最初的模样,但今非昔比,店面房屋砖瓦斑驳,门窗渐朽。老街仅存理发、穿棕梆、弹棉花等几家老行当。 老行当里的坚守 老街理发店店主孙永定在老街已开店40年,他十多岁开始从业,店里的许多物什和他一样都上了“岁数”。 理发店店面不大,只有十来平方米大小。煤球炉,老式热水瓶,墙边立一排抽屉,屉上散放着一些剃头工具,墙上还挂着一条有点“年岁”的刮刀布。老屋老行当,要是再有一台留声机,还真是像极了旧上海时的理发店。 每天早上6点,孙师傅总会准时出现在店门前,慢悠悠卸下门窗上的木板,静等老主顾的光临,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 “嘀嘀嘀”,随着一阵喇叭声,孙永定笑呵呵地走到门口:“哟,来啦!”来者骑着一辆电瓶车:“嗯,剪头发来了!”来人边说边飞身下车,熟稔地走进店里,在洗脸盆前坐下。孙永定快速在他脖子上裹上毛巾,倒上洗发水,揉搓起来。 “老样子剪?”“嗯。”一听这口气,便知是个老客户了。“我就住在老街外,隔一段时间要剪头发都会过来。一直是老孙剪的,认准了老手艺,别的地方都不习惯。现在的理发店,哪有这里仔细啊,又贵又不舒服。” 从前剃头只要1元,现在涨到15元。“剃平头时间要久一点,都是剪了几十年的老顾客了,不能马虎。” 孙永定这一剪就是40年。 记者 吴丹娜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