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治水办考评小组对我市河(湖)长制提档升级工作进行全面评估。省考评组对我市河(湖)长提档升级工作表示充分肯定,特别指出我市“分级分片、联防联控”的河长圈设置体系是全省的亮点,值得继续探索。 把支流纳入干流统一管理 “宁波市在双总河长+四级树状河湖长体系的基础上,按照流域统一管理与分级分片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以市、县级河道为骨干,把支流纳入干流统一管理,构建流域化‘河湖圈’组织体系。”市五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已建立市级河湖长圈32个(纳入92条县级支流),县级河湖长圈150个,乡镇级河湖长圈517个,并对圈内的7620个河湖段实行“一河一编码”管理。 同时,我市还编制《宁波市河(湖)长制工作手册》,进一步明确河湖长履职要求,特别是对河湖长、河湖长联系部门、河长制工作机构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按分层分级的目标管理模式进行了细化。 更为重要的是,结合河(湖)长制工作实际,我市对河(湖)长制联防联控、联络协调、巡查和事件处置、变更和交接、信息报送、督查检查、述职和考核办法等12项制度进行了全面制定和完善。 制定分年度治理方案和重点项目计划 “河长制重在河长治,既要见人见名,更要见行动见实效。”市五水办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我市已经开始编制新一轮“一河(湖)一策”,围绕河(湖)长制的六大任务,按照问题和目标导向,在动态排查梳理的基础上,以市级、县级河湖圈为单位编制“一河(湖)一策”,制定分年度治理方案和重点项目计划,作为河道治理的纲领性文件逐年实施。 进一步明确市、县级河湖圈中各级河湖长工作职责,实施河湖流域联防联控,通过干流管分片,分片管支流,推进河湖圈内联合巡查、联合监测、联合保洁、联合治理和联合执法,实行一体化管理、治理和保护。 我市还制定了县、乡两级河湖长综合评价考核办法,实施日常履职、组织督导、绩效评估、联防联控、公众参与、负面清单等六个方面的量化履职评价,并对河湖水质、水量水位、岸线管理、划界工作等方面开展河湖健康评价。 7220条河道、近1.2万块公示牌“一张图”标识 我市还强化信息辅助,着力提升五水共治智慧+的管理水平。 “我们正加快构建一图显示、一平台管理体系,提档升级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将7220条河道、19座湖泊、406座水库、5万个排污(水)口、120个水质监测断面和近1.2万块公示牌的空间数据全部在平台上‘一张图’中标识。”该负责人说,结合基层治理四平台融合工作,我市对村级河湖长信息进行大规模核查,村级河段基础数据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通过信息管理平台,精准实现对各级河湖长的指挥、协调、督促、预警、考核,通过自动发送提醒短信,推送问题线索和工作要求,上线“河湖长圈”实时交流功能,督促各级河湖长按要求巡河并及时解决各类问题。 记者 林伟 通讯员 梅灵 实习生 袁先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