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都市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9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连续四届获得全省个人全能一等奖

宁海有一个 “气象天团”

    9月21日下午,宁海县气象局的郁懋楠前往杭州备战今年12月举行的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能作为浙江省代表队的三名成员之一,是因为郁懋楠在9月举行的浙江省气象行业监测预警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全能一等奖。

    “全省第一”的荣誉,放在宁海县气象局却是“平平无奇”。浙江省气象行业监测预警职业技能竞赛总共才举办了四届,产生的四个个人全能一等奖全都“花落”宁海县气象局。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是郁懋楠从业五年来第一次参加省级竞赛。他要完成综合理论、应急观测处理、监测预警服务、装备技术保障四项比赛内容。赛前,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争取拿到“前十”。

    该赛事自2014年开设以来,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为第四届。前三届的三个个人全能一等奖都被宁海县气象局夺得。

    在顺利通过市气象局的选拔后,郁懋楠和另外三名选手开始为期三个月的集训。从每天早上8点开始到深夜12点,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做教练出的题。

    郁懋楠的“一击即中”,离不开他的教练申子彬的指导。申子彬是郁懋楠的同事,也是2018年比赛的个人全能一等奖获得者。

    值得一提的是,申子彬不仅是郁懋楠的教练,同时也是今年宁波市代表队的主教练。

    由往届竞赛选手、市气象网络与装备保障中心专家以及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组成教练组,为参赛选手提供技术指导,在宁波市气象局已经是一种惯例。

    对此,宁海县气象局副局长、首届浙江省气象行业监测预警职业技能竞赛个人全能一等奖获得者王立超感受颇深:“大家很团结,乐于把参赛经验和大家分享,充分发挥好传、帮、带作用。”

    宁海气象局气象台负责人周溥佳是2016年竞赛个人全能一等奖的获得者。她说,自己在当初备赛时总结归纳了不少记忆法,也有分享给后来参赛的两位同事。

    让郁懋楠紧张到脚抖的装备保障项目,也曾让申子彬感到迷茫,“我们那一届是第一次增设装备保障比赛项目,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给申子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得知比赛增设装备项目后,市气象网络与装备保障中心提供相关装备供选手“练手”,还安排他们多次到设备生产厂家,了解设备的设计原理。

    除了宁海气象局获得的四个个人全能一等奖,在这四届技能竞赛中,宁波代表队也夺得其中三届的团体第一。

    近几年来,宁波市气象局陆续出台多项贴合实际工作的人才培养政策,目前已基本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体系完备、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人才培养机制。

    来自比赛的“反作用力”

    在距离宁海县气象局不远的一处山坡上,隐藏着宁海国家气象观测站。作为国家站,这里监测到的数据直接传输到中国气象局,因此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故障的及时排除就显得尤为重要。

    “故障排除工作通常是我们自己来完成的,因为我们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案例和经验,足以应对实际中发生的各种状况。”王立超说。

    一连拿下连续四届全省第一的宁海县气象局的这支团队可不是只会考试的“理论家”,而是能把竞赛中掌握的知识运用实践,服务于公众的“实践家”。

    周溥佳说,宁海本身就是强对流天气高发地区,因此对及时、精准的预报有更高的要求,“通过备赛,我们的业务技术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对各种软件的应用、数据的分析也更加精准,职业敏感性也更加高。”

    尽管眼下大多数的气象观测设备都已实现自动化,但日常的维护和故障的维修,都还有赖于人工观测来完成。有一次,值班人员发现外面的雨一直在下,但观测到的雨量却不见长,现场查看后,很快发现是漏斗堵塞,于是立即着手清理。

    “因为我们在备赛中会对各种突发状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演练,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心里就不会慌。”

    就在9月20日,全市各地气象部门要完成气温降水多传感器业务运行的切换,宁海作为全市唯一的试点率先完成,接下来还将指导其他台站完成切换。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虞南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