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晓旻) 国宝级的高善穆石造像塔、八思巴文虎头银符牌,双耳彩陶豆、如指尖大小的“晋归义氐王”金印……昨天起,“丝路走廊——甘肃省博物馆藏丝绸之路文物展”在宁波博物馆展出,160余件(套)与丝绸之路相关的青铜器、玉器、陶器、金银器等文物,讲述了发生在河西走廊上关于开拓、合作、包容和交流的动人故事。 宁波博物院陈列展览部策展人何毓峰告诉记者,这是甘肃省博物馆藏精品第一次大规模来宁波展出,其中包括12件一级文物。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贸易大通道和文化大动脉,境内绵延16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勾勒出甘肃异彩纷呈的历史人文图景。 马家窑彩陶,代表着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的高峰。 受到中原和欧亚草原地区双重影响的青铜文化,风貌独特。本次展览展出了数量众多的青铜器,如西周时期的铜鼎、铜簋、铜尊等,有一件人头形銎青铜戟,戟上人头呈长颅深目,高鼻窄面,有学者认为这是最早进入河西走廊的吐火罗人的形象。还有气势宏大、铸造精湛的铜车马仪仗队,展现了汉代群体铜雕的杰出成就。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1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