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沈卫威 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胡适传》《茅盾传》《回眸“学衡派”——文化保守主义的现代命运》《“学衡派”谱系——历史与叙事》《大学之大》《民国大学的文脉》等。 9月26日,沈卫威做客宁波图书馆新馆“天一讲堂·云讲堂”,主讲《首届院士地理分布与浙江院士故事》。 讲座中,沈卫威给浙江点了个大大的赞。他是河南人,在研究“首届院士的地理分布”时,发现浙江在首届院士评选中非常“惊艳”,总共81位院士中浙江籍达18位之多!“这在当时是轰动全国的事,说明浙江科学之盛、人文之盛。”不仅如此,“颇为有趣的是,这一届中,最年轻的院士陈省身与后来最长寿的院士贝时璋都是浙江籍。”沈卫威在分析浙江为何盛产人才的同时,也讲了很多浙江籍民国院士的故事。 首届院士评选,浙江人数遥遥领先 “中国的首届院士于1947年开始评选。”沈卫威介绍,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民国政府为了表达综合国力,想在中国的研究所和高校选一批能和世界科学家接轨的院士出来,于是遴选开始,整个过程历时大半年。 “第一个环节是每一所大学、研究所推荐人选,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自己可以推荐自己。结果全国共产生了好几百个推荐人选,通过审议,确定了500个候选人。之后,这500人中又选出150人,经过3个月的公示,再经过5轮投票,于1948年3月27日选出了81位院士。”沈卫威说,现在所说的首届院士,指的就是1947—1948年中央研究院评选出的这81位院士,共分三个组别,分别是人文组院士28人、数理组院士28人、生物组院士25人。 让浙江人骄傲的是,这81位院士中,浙江籍最多。“1948年9月24日,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在日记中写道,‘此次院士八十一人,安徽只有我一人’。”而浙江有18人!“据胡适写在日记中的统计,浙江籍院士有19位。但因为当时表格上有人填写出生地,有人填写籍贯等原因,后来核实,浙籍院士确切来说应该是18位。”沈卫威说,这在当时是很轰动的一件事情,因为很多省只有一个甚至连一个院士也没有。作为北大校长,胡适感慨中国教育地理分布差异太大,大到18:1,甚至18:0。 这18位浙江籍院士分别是: 数理组9人:姜立夫、许宝騄、陈省身、苏步青、赵忠尧、严济慈、朱家骅、翁文灏、竺可桢;生物组6人:伍献文、贝时璋、童第周、钱崇澍、罗宗洛、冯德培;人文组3人:张元济、马寅初、陈达。 其中陈省身是嘉兴人,他当时才37岁;贝时璋是宁波镇海人,他后来活了107岁。“很有意思,首届院士中,浙江人不仅数量多,而且最年轻的院士陈省身和最长寿的院士贝时璋,都是浙江人。” 事实上,当时评选院士的中央研究院与浙江的关系也非同一般,该研究院的两任院长蔡元培和朱家骅都是浙江人。有人说,会不会因为院长是浙江人,所以选出的浙籍院士特别多?“不是的!浙江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对教育舍得投资,大批学子出国留学。1905年科举废止后,现代大学教育兴起,浙江学者引领中国大学教育,出现了多位著名的大学校长,也成就了许多院士。”沈卫威认为这是浙江盛产人才的主要原因。 民国最好的大学,几乎都是浙江人当校长 从首届院士的评选中,沈卫威解读出了很多有意思的内容: 比如,这81位院士中,数理组和生物组的53位院士全部有国外留学经历,人文组的28位院士,也只有6人没有留学经历。而18位浙江籍院士中,只有张元济一人没有留过学。“这说明,出国留学或者说教育的全球一体化,无论对中国的院士,还是对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是一种很好的催生。民国时候,中国人的日子过得那么艰难,但还是有一些有识之士出国学习,他们出国后看到了差距,刻苦学习技术,回来报效祖国,特别值得敬佩。” 又比如,数理组的28位院士中,有5位是数学专业:姜立夫、许宝騄、陈省身、华罗庚和苏步青。除了华罗庚,其余4位都是浙江人。“可以说,当年中国各个大学中,最著名的数学家几乎都是浙江人!” 在民国的文化教育史上,有连续4位浙江人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们是:何燏时、胡仁源、蔡元培、蒋梦麟。此外,还有1928—1930年执掌清华大学、1932—1941年执掌中央大学(1949年后更名南京大学)的罗家伦,1936—1949年执掌浙江大学的竺可桢,以及中山大学的校长朱家骅,也是浙江人。“可以说,民国时候,中国最好的几所大学,都是浙江人担任着校长。”沈卫威说,“他们为这些学校的振兴,为这些学校确立在中国的地位,贡献了自己的智慧。” 首届院士中,宁波人贝时璋堪称“传奇” 首届18位浙江籍院士中,有3位宁波人,分别是贝时璋、翁文灏和童第周。沈卫威特别详细地讲了贝时璋,他认为贝时璋的一生堪称“传奇”。 贝时璋1903年10月10日出生于镇海,2009年10月29日在北京逝世,在他107岁的人生中,有着61年的院士“院龄”,是院士中最长寿者。贝时璋先后留学德国弗莱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和图宾根大学,是制定毛泽东遗体不朽特殊方案的主要参与者。 沈卫威介绍,贝时璋在德国留学时学的是生物物理,即生物学和物理学的结合,后来他的研究扩展到一个更新的学科——细胞重建,之后又做生物物理学研究。“他脾气好,心胸宽,事业有寄托,一直没有停下学术研究的脚步,不停地在追求新知。”沈卫威认为这也是贝时璋长寿的主要原因。 贝时璋从德国图宾根大学毕业回国后,在浙江大学任教并创建了生物系。新中国成立后,他一度和苏联科学家合作搞研究,后来中苏关系破裂,他的研究设备和材料等都没有了,怎么办?贝时璋根据在德国学习的知识,根据和苏联人合作10多年的经验,自己创造研究条件,一直在探索,他的工作一直没有中断。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生物物理学研究得到了极大发展,很多生物学专家去国外学习,70多岁的贝时璋也在实验室和年轻人一起工作,不停地学习。“老先生一直有一种事业上的追求和精神上的寄托,不管遇到何种艰难,他都能化解。他身上有一种只要生命健在,就不断追求新知的科学精神,而且,贝时璋长期在实验室搞细胞重建的研究,他那种严谨、扎实、分秒不差的工匠精神,也非常让人钦佩!”沈卫威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