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礼堂“探花楼”前有近700年树龄的苦槠树。 记者 顾嘉懿 摄 |
9月29日、30日,宁海县通过了今年新建的72家农村文化礼堂验收,至此全县已建成335家文化礼堂,实现了行政村文化礼堂全覆盖。据了解,宁海是我市完成文化礼堂全覆盖较早、建设礼堂数量最多的区县(市)。宁海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县文化礼堂“村村有特色,家家有内涵”,在建设过程中,重拾宗亲观念,树立文化标识,有效起到文化礼堂移风易俗、以文化人的作用。 为本土匠人打造传承舞台 在宁海县岔路镇湖头村,记者见到一座展陈不输专业博物馆的“葛招龙匠艺馆”,作为湖头村文化礼堂的补充组成,于今年5月下旬正式开馆。 葛招龙是宁海县级古戏台非遗传承人,一位着力于古建筑修复技艺的匠人。经他修复的古建筑,呈现修旧如旧的原始风貌。 在匠艺馆二楼展厅,展柜里摆放着各类大大小小的石匠、木匠、篾匠工具,标有工具名称;修复区,经他修复的桌椅、窗棂、书箱、罗汉床等仔细陈列。有意思的是,经过修复的部分没有刻意做旧,而是维持木料原始颜色,令参观者能明确地辨别出原物和修复部件的区别,对比古今同异。每件展品,配有较详细的展牌说明,让人注意到诸多细节,贴近匠人匠心。“这是一个主打古建筑修复技艺的展馆,所有的细节都为它服务。”葛招龙说。 该展厅还有个特色区,叫“太婆的红妆馆”,展示清顺治年间杨氏太婆的“十里红妆”,系葛招龙个人珍藏。 “探花郎”增厚村里文化底蕴 9月29日上午,宁海县桑洲镇田洋卢村山风习习。在有695年树龄的苦槠树旁,新建成的文化礼堂“探花楼”高大巍峨,飞檐翘角向天空伸展。 这位“探花”,名叫卢原质,他的母亲是方孝孺的姑姑。凭实力考取殿试一甲三名的卢原质,堪称宁海读书文魁,创宁海功名之最。同时,还是一位治学严谨,人品刚正之人。 桑洲镇党委书记葛建标说:“去年,我们挖掘出卢原质其人,告诉村民,大家先祖是一位彬彬有礼、品性高洁的文化人。作为他的后代,应该传承他的精神,也做文明有礼的人。”这一招很管用,这一年来,田洋卢村村民几乎没有闹过任何矛盾,让村书记也连连称奇。 去年,村里牵头成立卢氏探花文化研究会,发动乡贤,筹集资金,在三棵传说卢原质手植苦槠树下,新建“探花楼”及卢原质公园。如今“探花楼”里,完整陈列着田洋卢村的村史,“一门九进士”的故事,以及卢原质人生传奇。 “我们还想在边上新建一个研学基地,邀请宁海师生学习探花郎故事,从小沾染‘文气’,培养崇学向善、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价值观。而这也是文化礼堂培根铸魂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葛建标说。 “未来文化礼堂”呼之欲出 宁海施行“艺术振兴乡村”,吸引驻村艺术家“蹲点”已有数年。在文化礼堂建设中,乡贤的“回流”、外来艺术家的“入驻”是强有力的推进力。 岔路镇大岩村是个高山移民村,业内小有名气的油画家葛俊辉就是本地人,筹建文化礼堂时,村里通过各种办法与他联系,并且成功说动他回村兴办油画工作室;知名制片人鲁岐在湖头村居住多年,村里正准备建一处“鲁岐书院”,让他把北京藏书搬来“安家落户”。 引入艺术家较成功的还属桥头胡街道的黄墩艺社。作为街道文化礼堂“总站”,黄墩艺社呈现出巨大的“野心”,不仅有本地美术老师定期筹划各类展览,还多次引进全市、乃至全省著名画家艺术品。“我们想打造的是博物馆理念的文化综合体”,桥头胡街道党委宣传委员董赟表示,“在设计中,这里将是一个集图书馆、读书会、书画教室、国际沙龙区、报告厅、烘焙教室于一体的‘未来文化礼堂’。” 建设文化礼堂,宁海还有意用“文化”补短板。胡陈乡国叶村留守儿童特多,今年建设文化礼堂时,管理员徐海芳着力打造“守望乡村”乡村儿童精神关爱成长项目,开设一系列儿童课程和陪伴项目。有位外地打工的学生家长发来消息,“感谢您,让我们国叶村绽放出从未有过的文化色彩,愿它从这里开始,一直走下去……” 宁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葛民越表示,截至9月底,宁海已完成新建72家礼堂,提前两年高质量完成文化礼堂全覆盖收官任务,愿以此向国庆“献礼”。记者 顾嘉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