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三江月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0月05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中国的美学之路

——读《美的历程》

    □邵文苑

    美的概念来自于何处?在中国的美学历程中,人们对于美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在《美的历程》一书中,作者以时代为划分,向我们讲述了中国美学的诞生与发展历程。

    美学观念的生成过程,在世界范围内皆是相似的。美的概念根源于实践,人们的劳动为美感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原始社会,人们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并且极大依赖于自然环境。由此产生的对自然的崇敬和恐惧心理,为远古神话与原始宗教的诞生做了铺垫,也导向了人们由实践意识到无实践意识的过渡。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几何纹样的演变,提供了一个具体动物纹样逐渐抽象化、符号化的过程,这种从内容到形式的积淀,使得美作为一种形式确定下来。人们为祈求上天庇佑而进行的原始歌舞活动,皆具有宗教的神秘内涵。美的观念潜藏在这些青铜器纹样中,成为一种神秘、恐怖的力量,统摄着人们的心灵。

    在这样的背景下,先秦的理性精神与楚汉的浪漫主义在中华大地上先后崛起,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逐渐由难以言传的神秘远古形态走向理性化、世间化。在这其中,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先秦理性精神,充分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关照,也体现了中华思想文化开始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内在化转向——人们的目光逐渐由天、神转向自身,在强调日常生活中伦理道德的同时,也去追寻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以求对现实社会中诸侯纷争的局面作出适应或改变。这一点在魏晋时期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发挥。而楚汉浪漫主义则更多地继承了远古文明的神秘与原始色彩,将人们的浪漫激情发挥到极致。此二者为后来审美观念的演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综观全书,不难发现中国美学以实践理性作为其最鲜明的特征。在符合历朝历代特殊时代背景的前提下,中华民族一直力求将审美意识融入日常生活,追求美在现实生活的积极作用。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人们艺术趣味和审美取向的转变,往往与当时的社会面貌、政治背景息息相关。例如,南北朝时期祸乱四起,战火连绵,百姓生活颠沛流离,与此同时,北魏的石窟壁画也多是割肉饲虎等映射现实苦难的情节。然而在这种情节中,又透露出了一种宁静、虔诚、劝人皈依的强大情感力量,这无疑满足了当时的人们在苦难现实生活中寻找慰藉与信念以支撑自己生存的需求。

    在创作此书时,李泽厚先生并没有将美学单独割裂地拎出来讨论。在每一个时代分期中,他都会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做出详尽的描述,对各个社会阶级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当时的文学、哲学发展状况,综合考察人们审美观念改变的成因。在这样的工作中,便可获得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逻辑规律,中国文艺史便不致显得零散而毫无逻辑可言。较之中国当代的其他美学著作,本书更富有内在逻辑性,整本书的线索也较为清晰,而非一种漫谈式的汇编。这种条理性使得全书显得更为严谨,亦从侧面推进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对于美学的深度思考与研究。同时,作者强大的文学素养与哲学功底,也为历史的考据与探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就连艺术本身也不是一个孤立隔绝发展的产物。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艺术家都不会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需处处留心玩索,方可积淀深厚的修养。

    正如李泽厚先生在本书结语中所说:“俱往矣。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美的历程》并不仅仅是对中国两千年文艺史的总结,作者在对过往历史及其内在发展规律做出严谨考察的基础上,亦对美学未来的发展道路做出了热烈的期盼与探索:人们应该如何协调艺术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对于时代洪流中的个人而言,应当如何在大环境的基本决定之下拓宽自己的发展空间?中国历史上每个时期的艺术都是不超出其时代的,然而这些关于艺术的思考,却拥有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