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今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越67年 亲历7次 全国人口普查!

鄞州八旬老人 以这种方式见证时代变迁

张如定讲述历次人口普查。 通讯员 林银海 摄

    张如定是鄞州区咸祥镇咸二村人,今年已是80岁高龄,但耳聪目明,身体硬朗。担任咸祥镇人口普查顾问的他,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每天走街串巷,日行2万步成了“标配”。

    从1953年到2020年,从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一直到第七次,老人都参与其中。从起初临时帮忙的小学生到正式普查员,他有幸以这种方式见证时代的变迁。

    日前,记者走近这位耄耋老人,听他讲述有关人口普查的那些事。

    13岁那年,他参与第一次人口普查

    “那时村里没大学生,高中毕业算高学历了”

    1953年,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开始了。那一年,张如定只有13岁,在“球山书院”上小学五年级。当时村里急缺普查员,他识些字,就被临时选派参与普查,没想到他和“人普”的缘分就开始了。

    “我记得,那时候每个周末都要帮忙填表格,资料很多,连续写了好几周。”因为年龄小,第一次“人普”,张如定主要在村里帮忙整理普查材料,统计相关数据。那时候,人普的调查项目较少,只要填写姓名、年龄、成分等简单几项即可。

    1962年,张如定高中毕业。那时候我国正处于困难时期,张如定是农业户口,被要求回乡支农。于是,他回到咸二村生产大队担任会计。

    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张如定全程参与其中。那次普查新增文化程度、职业等3项内容,需要手写的资料更多了。

    “现在人口普查,文化程度分很多档,那时候只分‘识字’和‘不识字’两项。村里上过学的人不多,做人口普查时,很多村民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张如定清晰记得,参与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咸二村没有一个大学生。“那时候,像我这样高中毕业算是高学历了。等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村里总算有大学生了。”

    第三次人口普查,村口摆桌子“营业”

    “谁家几口人,孩子啥时出生都一清二楚”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启动,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的首次人口普查。

    以前,每次人口普查,他们都要走家串户去调查,再填表。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他们在村口摆了张桌子,派出所民警和村委会的普查员把大家都叫出来,拿着户口本跟派出所核对信息。

    “那会儿,村里住的都是平房,大家都很熟悉。谁家有几口人,叫什么名字,孩子啥时候出生,这些信息我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来。”

    “三人普”的登记资料主要靠手工汇总完成,还要打算盘。张如定作为会计,打算盘自然得心应手。那一年,他被鄞州人普办评为先进工作者,发了一支钢笔作为纪念品。

    “那时候能用上钢笔真是幸福,我都舍不得用。”张如定告诉记者,这支钢笔现在虽然已经生锈,但他一直保留着。

    第四次人口普查,项目增加到21项

    有没有电视机或自行车都要登记

    1987年,张如定调到咸祥镇政府工作,担任镇综合统计员兼会计辅导员。

    1990年,他参与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那时候,普查登记的项目陡然增加,足足有21项,普查员需要挨家挨户询问调查。

    那几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正是那一年,张如定建造了一幢两层砖木结构的房子,足足有200平方米,作为大儿子的婚房。

    村里盖起了楼房,家电都更新换代了。走访入户时,有些村民家里已经换上了大彩电。

    “那次人口普查,调查得很细,要查村民住的是瓦屋还是楼房,家里有没有自行车或电视机,村民喝的是井水还是自来水……”张如定说,那一年,表格分长表和短表,要填写的内容比较多,走访一家就要花不少时间。

    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从那次人口普查开始,不光要填写表格,还要画普查小区地图。“比如我们咸二村分两个普查小区,我要在纸上一张张画出来,而且还要编号,工作量很大。现在,有了电子地图,只需要在电脑上查看地图是否与实际有出入,再标绘有出入的地方,这样省事多了。”张如定说,人口普查越来越智能了。

    八旬老人参与七次人口普查

    他是咸祥的一张“活地图”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启动。那时候,一张普查表相当“金贵”。张如定解释说,由于报表需光电扫描,对普查表的要求非常高。“表格不能有折痕,不能受潮,书写要规范,跳填要划线……”填写完毕后,再送到指定地方进行电子扫描。虽然增加了普查填写工作难度,但全面采用电子化设备登记,为后续数据处理提供了很多方便。

    2001年,张如定退休后,被咸祥镇政府返聘,担任该镇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经济普查顾问,继续发挥余热。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开始,张如定已是七旬老人,但他依旧满腔热忱。每天早上7时许就到办公室,配合普查员们确定普查区边界线、绘制普查区地图,到各个村现场核实建筑物情况。

    今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启动,张如定被咸祥镇政府聘任为人普办顾问。“我一辈子都在村里转悠,家家户户都熟悉,做起人口普查肯定比别人容易。”

    从1953年到2020年,从第一次到第七次,人口普查见证着时代变迁,记录着社会发展的铿锵脚步。张如定时常感慨,他有幸能成为人口普查员,记录下这些时代印记。

    今年的人口普查全面采用电子化现场采集、实时上报普查数据。10月11日开始,人口普查进入调查摸底阶段。每天他都到各村手把手帮助“两员”(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做好细节理解和程序操作,并针对他们实操中遇到的问题,耐心答疑解惑,日行2万步早就成了家常便饭。

    细看老人做的笔记,条理清晰,字迹工整,堪称“模板”。这些年来,老人手绘了很多咸祥地图,绘图质量和速度更是令人惊叹。曾和他共事的普查员笑称,老张就是一张“活地图”,别人手绘地图要3天,他3小时就搞定了。

    记者 薛曹盛

    通讯员 张文胜 顾一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