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鄞州区与吉林延边州和龙市、延吉市虽然远隔千山万水,因为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而心手相牵。2018年开始,鄞州区对和龙市、延吉市开始了持续帮扶,如今三年过去了,这份爱心已经在白山黑水间落地生根,硕果累累,当地居民的幸福感得到了大幅提升。“我们虽然不沾亲带故,但知道你们对我们好,这份情谊永远难忘。”近日,63岁的当地村民周梅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激地说。 “共享稻田”鼓了村民钱袋子 10月是丰收的季节,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依托有机土壤和长白山水浇灌的“共享稻田”稻浪流香,田间一派繁忙……光东村第一书记玄杰说:“目前,‘共享稻田’进入收割季,受益于鄞州市民的热情认筹,我们这里种植的‘共享稻田’提前锁定收益,种粮越来越有奔头。” “共享稻田”是鄞州区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落地生效之举,以鄞州消费市场精准对接和龙市农业生态资源,前两年“共享稻田”实现销售额1395万元,利润381万元,直接带动当地贫困人口1610户2709人,户均增收约1500元,成为精准扶贫、帮扶增收的一条新路子、好路子。 在国家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中,宁波市鄞州区的任务是与延边州和龙市、延吉市开展对口扶贫协作。鄞州区委区政府明确要求高质量推进扶贫协作,不限于单向输血式扶贫,要大胆探索产业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新路子。鄞州区在实地考察中发现,和龙盛产优质生态农产品特别是有机大米,但市场打不开、收益不高;而鄞州群众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大,但市场优质产品难找。和龙优质大米如何精准叩开鄞州市场大门?经过双方多次对接深入论证,确定以优质大米为突破口,探索“共享稻田”模式——你有良田、我有市场,做到供需匹配、资源共享;你来生产、我来认筹,做到产销直供、产品共享;你享收成、我享口福,做到互利共赢,成果共享。 经过精心策划,2018年9月6日,和龙市在鄞州区首次推介“共享稻田”,每块面积100平方米,认领价格为1000元,认领后可得50公斤大米,还能享受“私人定制”服务。光东村600亩“共享稻田”一经推出就被抢购一空,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95.2万元,利润150万元,带动农户301户858人增收,其中贫困户77户127人,每户增收约2000元。 2019年推出“共享稻田”10000块,认筹金额达到1000万元,直接带动贫困户1533户2582人,户均增收约1500元。今年再推10000块“共享稻田”,市民认筹热情高涨。 消费扶贫——从输血到造血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鄞州区在对口帮扶中更加注重持续发展,从简单的造血功能上升到输血功能,让两地人民都享受到了由此带来的成果。“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消费扶贫让更多土特产实现“出山”,丰富着城市百姓的“菜篮子”和“米袋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动能,山丘市集应运而生。 “民俗商业街+特色集市”助力脱贫攻坚,这是鄞州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模式的又一实践。 去年10月,由鄞州打造的全国首个消费扶贫综合体——山丘市集民俗风情街区在宁波繁华商圈开业,一年来,街区通过消费平台街区化、商家遴选市场化、管理团队专业化的创新运营模式,已集聚金达莱丝路、味道延吉、长白娃参茸馆、西藏比如馆等宁波对口帮扶地区的特色品牌商户21家。截至目前,街区已经实现总销售3800万元,其中扶贫零售及餐饮销售1200万元。 引进特色品牌商户,引入延边朝鲜歌舞团等演出团体,举办延边风情周等系列主题活动,结合夜市经济和公益市集活动,“农产品+互联网+自媒体直播”……丰富多彩的商业策划带动着街区的人气,也成为市民打卡的网红地标。 今年5月以来,街区启动了“山丘市集”直播间、“爱心集市”系列活动,免费提供150家特色市集摊位进行展示销售,其中对口地区特产及美食市集摊位不少于20家,总销售的5%将作为爱心募捐,线上线下带动全区消费扶贫工作,营造浓厚的消费扶贫氛围。 “山丘市集已成为宁波市民消费新高地、宁波旅游新亮点、全国消费扶贫的新品牌。”鄞州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打造消费扶贫综合体,一方面是为帮扶地区的特色产品进一步打开销路,另一方面可借助综合体这一载体和窗口,让更多人去了解和挖掘对口帮扶地区的民俗特色,实现从单向帮扶到融合发展,深化扶贫协作。 不出家门口就有工可打 从延吉市中心驱车20分钟就可到达延吉市最大的工业园区——延吉国际空港经济开发区,园区中最为瞩目的莫过于延边国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全新的厂区,不时开出的新能源客车,总能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2018年2月,延边国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一家由延吉市空港经济开发区和宁波杉杉集团旗下的穗甬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可年产10000台新能源汽车,其中新能源客车5000辆,新能源专用车5000辆。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6亿元,为当地提供1000余个就业岗位。2019年9月28日,首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 这样的速度,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然而,鄞延两地的合作,让这样的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终于回家了!”家住延吉市的金国锋是朝鲜族人,一直在韩国打工的他,今年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 金国锋在韩国汽车配件公司工作了5年,每年回家仅一到两回。“在外打工的日子,特别想家。”尤其在2018年结婚后,回家的想法更加迫切,“想日渐年迈的父母,想新婚的妻子,想襁褓中的婴儿。” 然而由于没有合适的工作,回家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今年2月,金国锋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应聘成为延边国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的一名装配工,月收入4000多,公司给缴纳“五险一金”,上下班还有班车接送。 “离家近了,心也安了。”金国锋说。 延边国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成立,为当地延边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金国锋的堂弟也从北京来到了这家企业。据统计,企业员工中仅当地朝鲜族就有20多人。据公司办公室负责人丛鹏介绍,目前300多名员工中,本地员工数占到了1/3左右。随着公司订单投产数的增加,这一数据还会不断更新。 据了解,国泰新能源汽车项目是鄞延两地众多合作项目中的一个成功缩影。 携手对口帮扶地逐梦前行 采访中记者发现,鄞州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工作做得非常扎实,让两边百姓都享受到了实惠 。 例如,2018年,和龙市和鄞州区携手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宁波援建项目立项的契机,开始精准滴灌种植桑黄。三年来,累计在和龙市八家子镇投入宁波财政援助资金5900万元,形成桑黄大棚245栋106.8万段的种植规模,八家子镇桑黄种植基地初具规模。 从“共享稻田”到“共享市集”,从共享资源到共享“互联网+”“产业链+”……“共享共进”成为鄞州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的关键词,它是具体途径,也是最终目标。 一直以来,鄞州将产业定位为实施项目援建的主战场。三年来,共安排和龙、延吉援助资金1.827亿元,实施援助项目56个,其中产业项目22个。在和龙八家子镇培育壮大桑黄产业链,三年投资5900万元培育桑黄245栋,助推八家子镇打造“全国桑黄特色小镇”;在延吉推进小营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三年投资1135万元建成产业化农业示范基地5.5万平方米,带动全镇贫困人口人均每年增收1000元。 鄞州将企业引导为开展产业协作主体,立足对口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鄞州出台促进对口地区产业投资的激励政策,着力引导和鼓励区内企业到和龙、延吉等地投资兴业。3年来,鄞州引导企业到和龙、延吉投资兴业28家,投资到位23.76亿元,带动贫困人口1609人次。 汇聚各方气力,同心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鄞州正携手对口帮扶地逐梦前行。 跨越山海,同谱新篇,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鄞州故事,正越来越精彩。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杨磊 任斌斌 史芸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