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1月0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褐河乌的故事

    漫步在四明山溪流的古道边,有时会看到一只跟八哥差不多大、全身深褐色的鸟,它几乎是贴着水面,发出尖利的“桀、桀”声,快速向上游或下游飞去。不消说,它就是褐河乌了。

    在宁波,至少有5种鸟,几乎完全依赖溪流而生。它们是:红尾水鸲(音同“渠”)、褐河乌、白额燕尾、小燕尾、白顶溪鸲。尤其是褐河乌,它终生离不开清澈的山涧,连溪边的树都不会去停栖。

    昵称“巧克力鸟”

    先来说说“褐河乌”这个名字。大家不妨猜猜看,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其实,从字面上,就可以大致了解它的含义。

    褐河乌属于雀形目河乌科。中国的河乌就两种:河乌与褐河乌,都是褐色的鸟。不过,前者只分布在西部部分地区,而后者在大半个中国都有分布。河乌的喉部与胸前全白,像是系了一块白色餐巾;而褐河乌全身都是褐色。由于褐河乌羽色较深,又老是在溪水里活动,因此得了个外号叫做“水乌鸦”。因此,我想,所谓“河乌”这个正式的大名,就是来自于“水乌鸦”这个俗名吧。不过,鸟友给了褐河乌一个更有趣的昵称:巧克力鸟。

    宁波山区的溪流中,最容易见到的鸟是红尾水鸲。这是一种跟麻雀差不多大的鸟,雄鸟的尾羽鲜红,常如扇子一般不停打开。在有红尾水鸲的地方,时常也能见到褐河乌。不过,对于环境,褐河乌似乎比红尾水鸲更挑剔一些,它最爱比较宽广、湍急且有很多大石头的溪流。

    我第一次见到褐河乌,是在2006年夏天。那时候我刚迷上拍鸟,热情特别高涨,哪怕天气酷热,也照常出门。那天,我和鸟友李超到章水镇蜜岩村拍鸟。天气很热,我们后来躲到了皎口水库下游的桥洞里,附近有红尾水鸲在育雏。忽然,我看到一只体形跟乌鸫类似的褐色鸟儿从下游飞来,只见它先停在桥边一块突出的石头上,然后跳入水中,不顾湍急的樟溪水,逆流而上,半浮半潜,似在觅食。当时我大吃一惊,心想这真是奇怪了,这鸟长得明显不是水鸟啊,怎么也会游泳捕鱼?

    李超说,这是褐河乌啊,比红尾水鸲少见多了。

    从此,我记住了这个名字,甚至有点迷上了这外貌毫不出众的鸟儿——就因为第一眼所见的神奇。一有空,我就到樟溪中寻找它。起初没经验,老是试图逼近它,但这家伙警觉得很,很快就发觉了扛着“大炮”(超望远镜头)鬼鬼祟祟猫腰潜行的我,马上快速飞走,边飞边发出大惊小怪的叫声,这声音要有多粗哑就有多粗哑。

    褐河乌的飞行很有特点,即它不会飞入溪边的森林或开阔地,而只会顺着溪流低空而飞,飞到远处的石头上停下来,觉得安全后再到水里觅食。有人说,褐河乌在遇水流转弯处“亦不从空中取直径飞行”。我原先倒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但回想起来,觉得还真是这样。

    樟溪静候褐河乌

    在几次拍摄失败后,我慢慢学到了一些经验。后来,我在章水镇旁的樟溪里发现,那里经常有褐河乌来觅食。为了不让鸟受到惊扰,我干脆坐在溪流边,支好三脚架与“大炮”,静等鸟儿飞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人和鸟的互相适应,褐河乌逐渐对我放松了警惕。每当它从远处飞来,落到我附近的溪流中,我就赶紧低下头,尽量让自己“躲”在照相机后面,然后透过镜头观察它的一举一动。

    只见它站定在湍急的溪水中,低头入水,在水下搜寻食物,有时干脆潜入水下,出水时嘴里常会叼着一条虾虎鱼或一只小虾,也可能是一种水生昆虫。

    作为一种雀形目的鸟,而能在激流之下从容觅食,得归功于造物主赋予它的两件法宝。其一,羽毛防水性很强,潜泳出水后基本不沾水;其二,眼睛构造比较特别。所有拍过褐河乌的鸟友都注意到了,褐河乌特别会“翻白眼”。其实这“白眼”是鸟类都有的具有保护、润湿眼球作用的瞬膜(又称“第三眼睑”),而褐河乌的瞬膜更特殊更强大,不仅能帮助鸟儿长时间在水下觅食,据说还能起到矫正水中的视像作用——就跟翠鸟一样。

    后来,那段溪流里的褐河乌越来越不怕我了,有时甚至会大大方方地在离我不到十米的地方觅食。近距离看,其实这还是一种有点帅气的鸟儿。虽然衣服不甚光鲜,但当它独自站在急流中央的石头上不停地翘尾巴并作点头状的时候,还真有一点顾盼自雄的风采。它的脚为铅灰色,但有的个体的脚看上去竟是银闪闪发亮,而且强劲威武,能在急流中紧紧抓住湿滑的石头,保持自身稳定。

    有一年春天,我在溪边看到褐河乌的成鸟在给幼鸟喂鱼,但我没有见到它们的巢。褐河乌的幼鸟虽然也是全身褐色,但跟成鸟不同的是,其身上密布鱼鳞状的斑纹。

    多年以后,鸟友黄泥弄告诉我,在海曙区横街镇的某条溪流中,发现了褐河乌的巢,“很有特点,值得一看”。我特意去找了,原来这个巢安放在一个瀑布旁,不过雏鸟早已出窝,现场只剩空巢。巢的位置很隐蔽,巢边有植物遮挡,而且其颜色跟石壁非常接近。若不是事先知道这里有鸟巢,恐怕还真难发现。巢呈碗状,由苔藓、干草、枯叶之类堆叠营就。

    偶然发现的“秘密”

    原本,我觉得自己已经对褐河乌颇有了解了,但上个月下旬的一次“偶遇”,却让我对这种鸟有了新的认识。那天,我原本是跟着中草药达人邬坤乾老师到奉化棠云的山里拍野果的。因为,邬老师告诉我,那里有一种野生的“对萼猕猴桃”,值得去看看。于是,我约了老熊,和邬老师一起前往,结果还没找到野猕猴桃,倒是在一座古桥边的溪流里看到一对褐河乌。可能是因为溪流的岸比较高的缘故吧,这两只鸟对居高临下拍摄视频的我们居然并不害怕(或许是因为忙于觅食,而没有觉察上面有人)。

    稍微观察了一会儿,我就觉得这两只褐河乌的行为好奇怪,只见它们多数时候彼此分开,间隔十几米,但做的却是同一件事,那就是在溪流中寻找一截小木棍(长约3厘米)。一旦找到,就叼在嘴里,走到一块石头前站定,然后使劲在石头上敲打那段小木棍,“笃、笃、笃”敲击之声十分响亮。我觉得十分奇怪,跟老熊说:“褐河乌在干吗?简直像是在搞一种神秘的仪式。”老熊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说:“你仔细看,它好像是在吃虫子。”我说:“不会吧,明明是在敲木棍啊。”

    我马上看刚拍的视频,经多次回放,终于看清楚了:随着褐河乌的奋力敲击,在一个极短的瞬间,有一条肉色的小虫被甩了出来,然后被鸟儿迅速吞了下去。天哪,它们真的是在捉虫!

    但我又不懂了:这虫子怎么会躲在木棍里的?褐河乌又怎么知道木棍里有虫?回家后,我把照片发到了朋友圈里,向圈里的博物爱好者们请教。不久,就有中山大学的校友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那估计不是普通的木棍,很有可能有石蚕躲在里头。瑞典的河乌就喜欢潜水抓这个。”也就是说,鸟儿又敲又甩的,实际上是石蚕(指毛翅目石蚕蛾科的昆虫的幼虫)的巢,这种水栖性的虫子善于就地取材,利用水中的碎砂、枯枝、树叶等做成巢,躲在里面生活。而另外一位朋友确认上述观点是正确的。他还补充说,有的石蚕蛾就是用中空的草茎或者直接用细木条自己粘一个巢,他在四明山的丹山赤水景区也曾见到过这一现象。

    对于我来说,这事儿以前可真的是闻所未闻。为了生存,石蚕已经算是煞费苦心,孰料聪明的褐河乌竟能识破虫子的“隐身术”。所谓“一物降一物”,大自然的神奇无处不在。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