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寻常百姓,可读可用可亲。”这是《宁波晚报》25年来一以贯之的办报宗旨。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为民排忧解难,是一代代记者们的初心和坚守。 作为社会的瞭望者,时代的记录者,记者的使命在路上,记者的担当在纸上。25年来,晚报记者深入一线,抵近现场,一次次客观报道,还原事件真相,为群众利益鼓与呼,再远再难都不是问题,再险再急都未成妨碍。 风急浪高水深处,我们从未缺席 作为一个海滨城市,每年夏秋之交,台风总是恼人的常客。而在这个关口,总有一群特殊的“追风人”——记者,无论是积水没腰的涵洞,还是狂风劲吹的海边,或是转移受灾群众的现场,他们的身影和镜头,处处可见。 “有灾有难有真情,越是危险、困难的时候,越需要我们的出现。我们不仅仅报道台风动向,提醒大家,还要将那些在台风天中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故事,那些抢险救援、同舟共济的画面,传达出去,鼓励大家,勿惊勿怕,战胜台风。”一名参加了多次台风报道的记者说道。 对于甬城市民来说,2019年的超强台风“利奇马”让人记忆深刻。晚报派出多路记者,全天候24小时播报台风、雨情及积水动态,哪里有险情,他们就奔向哪里。在那一刻,他们是上传下达、沟通内外的“桥梁”,如何防范台风及紧急避险,需要他们来“广而告之”;群众有急难之需,也会让“走街串巷”的记者停下脚步。 在记者的镜头下,涌现了在鄞州东吴镇风雨中怀抱婴儿而网上走红的机关干部朱勇伟、倒在防台抢险第一线的姜山墙弄村村支书翁阳明、做完手术马上重返防台一线的镇海中一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剑军等优秀人物和事迹。当然,更多的,是那些叫不出名字的民警、消防、城管以及社工等奔走在风雨中的身影。 疫情来势汹汹,“长枪短炮”从未退缩 “此时三江月,圆缺与君同”。这两行曾经爆红全国的诗句,将宁波这座爱心之城,和2020年初肆虐全国的新冠疫情联系起来。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这句诗出自《宁波晚报》记者抗击新冠疫情的报道中,晚报记者更是走在了前头,深入基层一线,为夺取抗疫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媒体人独有的贡献。 今年2月前后,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那段时间,宁波广大市民急切地想要知道宁波的情况如何。如何回应社会关切?此时,晚报记者站了出来。 1月22日,宁波首次发布新冠肺炎疫情通报,当晚本报健康事业部记者陆麒雯就夜访了发热门诊;大年三十晚上,年夜饭吃到一半,她又接到任务,开始采写隔离病房系列报道…… 而为了了解我市首名确诊患者的发病、收治、确诊及治疗情况,社会新闻部副主任程鑫在做好全套防护措施后,还进入鄞州人民医院隔离病区进行了采访。 春节期间,小区被封了,交通也停了……“宅家”的市民们,想要知道“外面世界”的情况。在这一关键时刻,晚报记者又冲上了一线。 身上哪些异常状况要留意?平时如何做好个人卫生?采购生活必需品及药物该联系谁?到医院如何就诊?宅家期间,“状况”不断的夫妻之间以及与儿女之间的矛盾,该怎么化解?疫情稍缓,就业和复工有何新政策?道路交通出行有何变动……这些事关民生、广大市民急切关注的信息,都在《宁波晚报》旗下各媒体得到了呈现。 做好舆论监督,这就是铁肩与道义 在本报报史馆里,有篇“永远在路上”的宣言,有一段这样说——总是热切地谛听,每一处生机和沉默的声音;总是热切地坚守,责任、情怀、澎湃的思想;总是热切地瞩望,铁肩、道义、挺直的脊梁。 这正是本报一代又一代新闻记者坚守的新闻理想。我们始终相信,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作为舆论监督的主力军,大家一闭上眼睛,脑子里就会响起一个声音——“记者同志,我们该怎么办呀?请你帮帮我们!” 说这句话的,可能是孤独无助的老翁老妪,也可能是义愤填膺的中年人,还有可能是手足无措的年轻人和孩子。他们的呼唤和充满企盼的眼神就像一道闪电,与记者心中那份“为民请命、为国分忧”的责任与情怀碰撞出火花,促使记者立刻放下一切后顾之忧,冲向前沿…… 《宁波晚报》的25年,就是因为有着这样的铁肩与道义,才成就了那一副挺直的脊梁。这些年来,本报记者卧底倒卖火车票的黄牛组织、在寒风刺骨的凌晨骑车追踪死鸡去向、暗访黑B超、连续一周蹲守蔬菜市场垃圾池、开车追踪被运往乡下农贸市场售卖的垃圾蔬菜…… 虽然这一路走来颇为不易,但是因为有你们——我们身后数百万的读者和宁波市民,我们“永远在路上”,和大家同呼吸共命运,“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记者 马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