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我第一次接触《宁波晚报》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那是我家第一年订《宁波晚报》,是通过学校统一征订的。说真的,那个时候的我并没有读报的爱好,但我还是对妈妈软磨硬泡,为什么?因为我被小记者证吸引了。要是去个人多的地方,胸前还挂着小记者证,多有面儿呀。 可能是我订报纸的动机不纯,我并没有挂着小记者证“臭显摆”过。那天,小记者证发下来了,我双手握着,越看越开心。突然,我发现这证上的证号和之前告知的证号对不上,顿时心就凉了半截。在班里问了一圈,唉,我和同班另一个女生的小记者证弄混了,看着专属我的证号上方写着别人的名字,说实话,我是有点生气的。 我拿着小记者证来到教务处,说明情况后,教务处的老师用修正液把两张小记者证上的名字涂掉,重新对应着写上了我们的名字。可我总觉得怪怪的,小记者证似乎不是“原装”的了,一回家就把它翻了个面塞到了写字桌上的玻璃板下。那一年,我再也没有把它拿出来过。 虽然小记者没当成,但是之后的每一年,我家都会去邮局订宁波晚报,而我也有了每天看报的习惯。 我刚开始的时候就看看报纸上的天气、文娱新闻、小记者作文,我可羡慕那些文章能刊登在报纸上的小记者了。这段时间,我在追卤煮水浒,以及张海华写的文章,可惜的是,这些内容不是每天都有的。每个星期的卤煮水浒我都读得不过瘾,每次都希望翻过来的下一版面可以继续连载,真的好希望一星期可以解读完一个好汉啊。我看过张海华写的《云中的风铃》,通过这本书,我能在路过公园的时候喊出:“嘿,那只小黑鸟不就是乌鸫嘛。”涨知识真是件开心的事情呀。能在从小看到大的报纸上看到熟悉的作者写的文章,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今年,我28岁了,《宁波晚报》就像是一个老友,这么多年了,一直陪伴着我们一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