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晚报的总编辑朗诵团献上诗朗诵《宁波,今晚,向你报告》。 |
 |
晚会节目很有活力。 |
一份晚报,记录城市沧桑巨变;一份晚报,讲述生活苦辣酸甜。25年,“心系寻常百姓,可读可用可亲”,《宁波晚报》始终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与这里的人们相知相惜。 昨日的文化广场,成了《宁波晚报》铁粉们一年一度的聚会现场。“让美好发生”2020甬上·宁波晚报粉丝节如约而至,数千粉丝、嘉宾来到现场,数十万粉丝通过甬上APP的网络直播为晚报送上祝福。 25岁的晚报,风华正茂。今天,在文化广场,我们的粉丝节仍在继续,期待与您的相遇。 晚报人集体上阵 carry全场 帅哥靓妹们的热舞《乘风破浪的记者们》、人帅歌甜的晚报F4组合唱响《明天会更好》、写得了稿带得了货的记者主播上演脱口秀……粉丝节的晚会现场,晚报人集体上场,为粉丝们献上了自编自演的节目。 晚报的总编辑朗诵团也上场了,献上深情诗朗诵《宁波,今晚,向你报告》。 “二十五个春华秋实,无日无休一纸风行。宁波,今晚,我们向你报告。” “二十五载,我们培土筑基、并肩携手,努力守护心中那一豆良知的电光。世事再多,俗尘再厚,也压不断坚持飞翔的翅膀。” 一首《宁波,今晚,向你报告》,抒发了晚报人初心坚守的情怀,展示了晚报25年砥砺前行的风采,向粉丝们表达了由衷的谢意。 老报人揭秘长红奥秘 接力棒,请握好! 25年来,晚报换了5任总编辑,“心系寻常百姓,可读可用可亲”的办报理念始终写在每一天的报头,更写在每个晚报人的心里。 晚会现场,我们为当年的创业者送上了最美的鲜花表示感谢。 在纸媒风光不再、日趋衰弱,市场化新媒体、自媒体风生水起,加速分流受众的大势下,《宁波晚报》的品牌至今不倒,她的纸端还能守住有相当规模的受众的基本盘,她新发展的移动端(“甬上”APP、微信、微博、抖音等)能够拥有近千万用户。宁波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宁波晚报》首任总编辑徐正说,晚报人初心不变,长年坚守“心系寻常百姓,可读可用可亲”的办报理念,也许正是“奥秘”所在。 《宁波晚报》曾经在全国700多家都市类报纸中,连续3年获得“最具竞争力20强都市报”的荣誉;曾经在广告总量、利润总额领跑江浙两省地市级城市的“晚报群”;曾经达到过35万份发行量的历史高点,成为宁波覆盖面最广的报纸。宁波晚报原总编辑姚志明勉励道:如有一天,《宁波晚报》的“甬上”新媒体能成为全国都市类新媒体“20强”,那么就自我超越了,自我蜕变了。“我相信,会有这一天。因为25岁的《宁波晚报》,已经不再稚嫩,已经饱经沧桑,敢战善战了。” “我与晚报”的故事 每一个都让人动容 25年的朝夕陪伴,我们书信传情,纸短情长。今年晚报举办了“我与晚报”征文活动,无数读者给我们发来了信件、邮件,每一篇征文的背后,都有一个让人动容的故事。 “千纸鹤”女孩江敏,是宁波第一个登记并实现遗体捐献的先行者,在花季年龄绽放了最后的光芒。更叫人敬佩的是,江家爸爸妈妈不仅支持女儿的决定,在2014年还决定追随女儿的步伐,也签署了遗体器官捐赠志愿书。征文活动 中,江爸爸给我们写来3000字的长长信件,回忆了这些年来《宁波晚报》和他们一家人的绵长情谊。 “20多年过去了,我至今还记得2000年跨年的时候,江爸爸打来的一通电话”,晚报记者王勇这20年间一直和江家人保持联系,追踪关注着这一家人的生活。在他看来,一个新闻事件,能够推动宁波制定了全省第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遗体捐献条例”,推动宁波城市的进步,这是《宁波晚报》责任在肩的影响力,也是宁波这座爱心城市真情和温暖的一个缩影。 走上舞台,不善言辞的江爸爸声音有些哽咽,“我们只是千万宁波人中最普通的一个,感谢《宁波晚报》这么多年对我们一家人的关心。感谢《宁波晚报》,祝《宁波晚报》越办越好!” “红人”的心灵魔术 真是太神奇了 “红人堂”一直被大家称作是甬上的“宝藏”栏目。这里汇集了一批宁波最有趣的灵魂。大街小巷找美食的,天南海北拍鸟的,最懂三国的,最会穿搭的,最懂花草的……入驻红人“江南女界”的成员们带来的走秀节目《逐梦路上,从纸间到指尖》,走出了宁波媒体人的飒爽英姿。 世间真有读心术?入驻“红人堂”的宁波本土魔术师、演员陆孟志带来的一段心灵魔术之旅,让观众们大呼神奇! 你眼中的《宁波晚报》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让现场粉丝展开了思索,提笔在纸上写下了各自的答案。在统一收集起来后,陆孟志请三位观众随机抽出了其中三张纸条,并靠着心灵感应,成功地读出了上面的内容:温暖、亲切、年轻。这是何等魔法,全场惊呆了!
|